图:瑞士作为世界最大的黄金精炼和贸易中心,每年处理约全球三分之二的黄金出口量。图为瑞士首都伯尔尼的城市风光。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际间产业分工细化,造就小型开放经济体的迅速崛起。但如今经济民族主义兴起,关税保护、经济制裁大行其道,经贸不对等依赖问题突出。本文就以瑞士为例,谈谈当前小型开放经济体所面临的挑战。
1980年代初,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强调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与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克鲁格曼建议各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大力支持具有正外部性的新兴产业,借此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
“新贸易理论”的背景正是新自由主义的黄金时期,全球商品贸易与跨国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各国经济逐步整合为一个深度关联的全球循环网络。在此过程中,小型开放经济体通过吸引海外资本与技术,对接全球市场、实现规模效应,提高本国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形成了“小而美”的发展模式。
经济民族主义兴起
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民族主义逐渐抬头。该股思潮认为,政府应当通过强硬干预来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手段包括关税保护、技术管制、经济制裁、限制外国投资等。此举无疑是将经济安全置于效率之前,重塑了全球经贸关系及产业链格局。
须注意的是,多年来的跨国合作使得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深,但是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通常是不对等的,即断绝经贸联系而产生的退出成本有所不同。小型开放经济体由于资源禀赋、人口规模、自然资源的不足,在竞争博弈中往往处于弱势的一方,受到逆全球化的冲击也更大。
瑞士是公认的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该国出口占GDP比重超过70%,国际贸易、金融服务对外依赖度都十分显著。国际贸易方面,瑞士作为世界最大的黄金精炼和贸易中心,每年处理约全球三分之二的黄金出口量,其黄金出口主要涉及进口未精炼黄金(如矿产金)、进行精炼加工后再出口成品金条或金币。
正是由于瑞士发达的黄金再加工业,其对美国常年录得高额的贸易顺差。特朗普以此为由,向瑞士出口征收39%的对等关税,远高于日本(15%)、韩国(15%)、越南(20%)、印度(25%)等制造业大国的水平。
受此影响,瑞士黄金对美出口在今年上半年激增,其后在对等关税落地后又陷入停滞。据瑞士海关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瑞士对美国的黄金出口量从上月的30多吨暴跌至仅0.3吨,跌幅超过99%。(见配图)
财富管理格局生变
瑞士的金融服务业闻名全球,该国机构管理着全球约25%的跨境资产。然而,地缘政治不稳、加密货币爆发等因素,正在加剧侵蚀瑞士的“资金避风港”优势。譬如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瑞士政府跟随美欧对俄实施制裁,打破了瑞士长期营造的政治中立形象,导致客户担忧资产安全性。据估计,瑞士此前管理约1500亿瑞郎的俄罗斯资产,到2025年已缩减至129亿瑞郎。
相比之下,香港凭借市场稳定性,政府持续支持,以及中国内地庞大的高淨值人群,有望在2027年之前、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财富管理中心。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