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放寬物業投資計算門檻。 |
新一份《施政報告》昨日出爐,私樓方面,業界早前建議600萬元樓價可享100元印花稅的措施落空,政府僅宣布改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並大幅放寬物業投資計算門檻,現時計劃要求申請人在港投資不少於3,000萬元,其中房地產投資額(不論住宅或非住宅)最多只計1,000萬元。新安排下,非住宅物業的可計算額度由1,000萬元提升至1,500萬元,成交價仍不設上限;至於住宅物業則維持最多1,000萬元,但可計算的成交價門檻將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
為推動保險資金參與基建融資,政府明年將修訂法例,調低投資基建的資本要求,並對本地項目給予優惠。同時會推動香港專屬自保及再保險業發展,並促進市場推出更多跨境養老、跨境自駕及低空經濟相關保險產品。政府預計未來數年,香港將發展為全球最大跨境財富管理中心。「跨境理財通2.0」去年2月推出後,內地投資香港的財富產品戶口已由2.5萬個急升至11萬個。
將刺激豪宅獨立屋需求
世邦魏理仕香港區研究部主管陳錦平認為,住宅投資門檻降至3,000萬元,將刺激豪宅及獨立屋需求。不過,2024年價值超過3,000萬元的住宅交易僅佔總量約2.8%,但金額卻佔總交易額約21.7%。他指出,有關交易量比例偏低,反映降門檻對大部分市民的置業負擔影響有限,亦難以推高整體成交量。至於非住宅物業的可計算額度增至1,500萬元,則視乎投資者個人需求及市況,相信不會令商業物業需求大幅上升。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