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五節棍之:西鐵柏瓏III劈價兩成搶灘 – 地產新聞


樓市五節棍之:西鐵柏瓏III劈價兩成搶灘 – 地產新聞

第一棍:西鐵柏瓏III劈價兩成搶灘
一手盤搶押,有西鐵上蓋開賣新一期,賣價竟低之前近二成,亦比同盤大規模撻訂重售貨低一成,最細單位一房三百五十呎起錶。
《小超報》導,柏瓏III呎價13938,低3年前兩成,首批138伙應市,7個月最平鐵路新盤。鐵路新盤以克制價登場,信置牽頭的元朗錦上路站柏瓏III昨推出首批138伙,折實平均呎價13938元,較逾3年前推出的柏瓏I及II首張價單低逾兩成,亦平絕逾7個月以來全港鐵路新盤首批單位,個別單位折實售價較同項目近期撻訂重售單位低逾11%。
第二棍:中環百年老店九千萬易手
本港零售生意難造,老店紛紛退市,並成功高價售出多年自用鋪位,其中,中環百年老店春回堂,以近億沽出自用鋪址。
《文人報》話,春回堂沽中環自用舖,63年升451倍,9500萬易手,家族近4年沽中環4物業套4.5億。雖然疫情後舖位市道大不如前,但部分老牌家族沽售核心區物業均大賺離場。其中自2021 年起先後售出中環多個商業物業、逾百年來屹立於中環的涼茶及中藥材「百年老店」春回堂,最新以9500萬元售出中環閣麟街8號全幢自用舖,63年大賺451倍。該店林氏家族近4年來,更已先後售出中環4個物業,合計套現逾4.5億元。
第三棍:北都錄補地價建七千多伙
人工島胎死腹中後,北都將成發展新區主力,有指現已錄近五宗換地補價,暫發展規模直迫七千多伙,半個嘉湖山莊容量咁上下。
《文人報》謂,北都4年5宗換地,伙數若半個嘉湖,共補地價逾58億,業界料新項目續至。政府推動發展北部都會區剛好4年,惟發展速度未如預期,特首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拆牆鬆綁,推出多項措施,如引入快速審批制度、「按實補價」等,以吸引更多發展商參與開發。據該報統計,目前北都最少有5個私人住宅項目已完成補地價,估計補地價合共逾58億元、總樓面逾400萬方呎, 提供約7800伙,以單位數量計相等於半個天水圍嘉湖山莊。業界分析指,補地價金額與樓價掛鈎,樓價近年從低位回穩、甚至輕微回升,估計地價難再大幅下滑,相信發展商願意完成換地作發展,將陸續有新項目完成補價。
第四棍:市建局蝕足三年難扭虧
公營服務亦因經濟放緩錄虧損,市建局被指蝕足三年,幾乎「做一個、蝕一個」的慘況難以扭轉。
《搵銀報》指出,市建局連蝕3年,上財年虧損逾27億。樓市下行,市建局財政亦受影響,該局上財年共虧損27.2億元,連續3個財年錄得赤字,估計今財年亦難以扭轉,同時亦引致重建項目「做一個、蝕一個」,將與政府商議同區7年樓齡的收購價參考,料明年完成檢討。市建局主席周松崗稱,在本港經濟復甦緩慢,環球經濟波動,令發展商入標態度趨審慎,影響局方財政收入,於24/25財年就錄得4,100萬元的營運虧損,並作出26.8億元的的減值撥備,令年度淨虧損約27.2億元,但手頭總流動資金共有212億元,資產淨值約436億元,認為局方財政狀況依然穩健。
第五棍:港鐵趁機推屯門站項目
投資氣氛稍好轉,加上樓市喘定,港鐵急忙推出屯門站項目,並以分期付款方式吸引入場,中標者要未來分紅給港鐵要求。
《文人報》表示,屯門16區站一期可分兩期付地價,最遲6年後付清尾數,發展商須固定分紅29%。本港樓價近月由谷底回升,大型項目亦開始推出市場招標,其中上周共獲收31份意向書的港鐵屯門第16區站第一期,屬政府官地連同「一鐵一局」近兩年最大規模的物業發展項目,近日起招標。市場消息透露,是次港鐵採固定分紅及出價形式招標,分紅比例劃一29%,並以「一口價」決勝負,出價不設下限,價高者得。值得留意的是,港鐵容許中標者分兩期支付地價,一半在招標時支付,餘下半數可於項目取得入伙紙或2031年11月底的落成期前繳付,即6年後始付清地價,屬市場罕見安排,項目將於下月5日截標。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