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部都會區住宅發展補地價個案 |
政府全力推進北部都會區發展,地產商亦作出配合,加快就區內項目進行補地價。單計今年,元朗區已有3項住宅發展達成換地協議,涉及補地價金額超過35億元,初步預計可建約4,900伙。
洪水橋34B區規模最大
資料顯示,上述補地價個案中,佔兩宗屬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原址換地申請個案。其中,今年4月該發展區達成首宗換地協議,亦為暫錄規模最大的發展項目,由新鴻基地產(00016)及恒基地產(00012)合作的第34B區住宅項目,補地價金額約16.68億元,料可提供約2,300個單位。
該地盤佔地約1.7公頃,距離未來屯馬綫及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的洪水橋站僅約200米,項目可建總樓面約116.25萬方呎,折合每方呎補價約1,435元。不過,上述補價金額已扣減業權人於換地附近,須為政府興建休憩空間所需的2.86億元工程費用,若連同工程費計算,總金額約19.54億元,呎價約1,681元。
直至今年7月,政府公布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再批出一宗換地申請,該用地位於第19B區,即元朗橋頭圍發展項目,涉及補地價金額14.28億元。該項目屬商住混合用途,將提供約93.6萬方呎住用總樓面,以及約22.6萬方呎非住用面積,以此計算,每方呎補地價約1,200多元,預計提供約1,900伙。
至於餘下一宗補地價個案為新世界發展(00017)與華潤置地(01109)合作的元朗南項目,早前有消息指,項目第一期的補價金額約4.4億元,每方呎約1,570元。該地盤位於龍田村一帶,整項發展總樓面約72萬方呎,料可建約1,800伙。據發展商年報,項目分兩期發展,達成換地協議為規模較小的地盤,佔樓面面積約28萬方呎,預計可供興建約700伙。
事實上,為了加快北都發展,新一份《施政報告》已公布成立「北部都會區發展委員會」,下設3個工作組,該會近日已經召開首個工作會議,討論及指導工作組未來的工作方向及策略,並將盡快展開工作及匯報具體工作計劃,為短期內可推展的項目制訂方案。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