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有银行业开始依据客户的支付宝或微信现金流增长及稳定程度用作信用评估。
科技结合金融,把颠覆性的前沿技术(包括大数据、区块链等)引入金融领域,应对前沿课题、扩展业务范围及提升服务能力,带来种种令人惊异变化,并燃出经济新亮点。
1999年上线的PayPal,开“科技+金融”的先河。2004年,蚂蚁金服推出支付宝,通过担保交易等创新模式,解决PayPal在中国市场未能本土化的缺点,从而为中国线上经济的腾飞铺好跑道。至今天,如果没有高效、安全、低成本的电子支付,政府、企业及消费者日常的经济活动是无法顺畅进行的。
“科技+金融”眼下最令人触目的发展,就是区块链(Blockchain)的作用日益明显。区块链和产业链金融结合,成为未来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对外贸易的抵押单据等只是产业链金融的起步阶段,现时的发展已远远超过这阶段。大数据技术,结合产业链金融,根本上把贸易信用和主体信用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对企业的贷款、客户管理和风险预警,就可以一并建立起来。制造业可以从采购、订单、入仓、开票、账期、销售这些传统的供应链活动中衍生出丰富的主体信用服务,为金融业对工商企业的服务智能化打开更阔的窗口。
随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愈发重要,算法(Algorithm)在经济活动的重要性也日趋明显。算法是指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计算机指令,逐步渗透至经济各个领域,产生算法经济,即是人们将生产经验,逻辑和规则总结提炼后“固化”在代码上,以便生产经营、交易融资等活动以智能化模式自动执行。
算法金融激活及理顺经济活动。互联网平台充分利用客户数据,以算法驱动,提供支付、贷款、财务管理、保险等各类金融服务,并进一步依靠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展开智能营销、智能投资管理、智能理赔等金融服务,使经济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
近年来,金融科技有两项创新:
(1)银行用支付宝或微信收集客户的收付情况,根据其现金流增长情况及稳定程度判断其业绩优劣,进而作信用评估。金融科技公司对线下店舖也可以作出风险与收益判断,这些企业如有资金需求,就可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给它们贷款。
(2)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和传统商业银行合作,向它们转介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发现的优质、风险可控的小微企业。
香港的金融业正加强拥抱创科。今年,工银亚洲香港至尊设计学院(HKDI)香港资讯科技学院(HKIIT)合作,举办青年创意设计比赛,借此利用三方的优势和资源,跨越传统金融行业及申请设计行业的界限,为香港的金融及文化产业注入新的价值和创造活力。
“嵌入式银行”模式崛起
现时银行业界喜欢谈论“嵌入式银行”(embedded banking)。这是指将银行服务无缝地结合到非金融公司的平台或系统,使客户能在其最熟悉的平台上办理各项银行交易,节省时间及减少延滞,这就是数字银行(digital banking)的功能。
在商业银行领域,最常见的例子是将银行户口及功能嵌入商业客户的会计程式或企业资源规划(ERP,Entreprise Resource Planning)系统,从而简化业务的财务运作程序,并可以在同一地点管理所有财务交易事宜。有专家预计,未来“嵌入式银行”将拓展至其他财务管理方面,如现金流预测、流动性管理、信贷及投资,从而带动整体经济向前迈进。笔者知悉,现时香港已有银行提供“嵌入式银行”服务,并取得成绩。
未来智能化社会将进一步落实,国家正花大力气加强基础设施(数据库、算力和云计算),带来许多商业场景落地,涵盖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金融。在此大气候下,金融业要赶上去。正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所前院长朱民博士指出:“这是金融科技面临的最大机遇,也是最大的挑战。”
笔者认为,科技结合金融的下一步,宜作出三个改变:
(1)以ERP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同时提升内部流程的效率及准绳度。
(2)以智能化工具(如生成AI、Chatbot、Robo-advisor等)做营销、做投资顾问、做客服,拓宽客户体验,然后通过大数据进行客户状况及行为深层分析,以利客户群分割(segmentation)及市务推广。
(3)金融业服务模式走向场景化,宜在各种不同场景均进行数码化运营。
金融活,经济活。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劳动力成本已高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因此,由科技创新辅以资金配置带来的生产率提高,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突破瓶颈的要素。
(作者为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博士、资深金融家)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