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排名 |
儘管香港樓價已從高位下跌30%,惟最新有報告指,香港仍然連續15年位列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之首,去年負擔比率為14.4倍,即不吃不喝14.4 年才能置業,該負擔比率已是近12年最低,距離第二位悉尼的13.8倍,差距大幅收窄。然而,有本港研究指,隨着樓價高位回落和家庭收入上升,置業者供樓負擔比率遠較4年前高位回落,並跌穿五成水平,認為買「磚頭」已沒以前那麼困難。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
不吃不喝14.4 年才能置業
國際公共政策顧問機構 Demographia每年公布《國際房屋負擔能力》研究報告,今年報告統計全球95個城市的住宅樓價中位數與收入中位數,按照2024年第三季數據, 計算出各大城市的樓價可負擔水平。數值愈大代表負擔愈大,比率在3倍或以下屬可負擔,超過5倍屬於難以負擔,而9倍以上則屬於無法負擔。
今年最新報告顯示,香港2024年樓價收入比率為14.4倍,較對上一年(2023 年)的16.7倍為低,但仍然是全球最難負擔,略高於排名第二的悉尼(13.8倍), 連續15年居首。而排名第三則為美國聖荷西(12.1倍)。
報告指出,香港自加入該系列研究報告以來,一直是最難負擔的住房市場,近年情況已有顯著改善,並稱中央政府明確要求香港改善住房可負擔性並增加房屋面積,當中北部都會區及明日大嶼兩個大型項目計劃,可以大幅增加房屋存量,或能緩解本港高昂的住屋成本。
相較2021年香港樓價高峰期,當時樓價收入比率高達23.2倍,較當時排名第二的悉尼之15.3倍高出甚多,但兩地差距在近幾年逐年收窄。
美聯:供樓負擔比率已跌穿五成
不過,香港亦有類似的研究指出,置業者供樓負擔比率顯著回落。美聯物業分析師岑頌謙昨指出,以一個面積約500方呎單位計算,於2021年8月樓價高位、供款20年及七成按揭並以最優惠利率(P)為基礎計算,當時供樓負擔比率為68.6%。反觀目前樓價下跌近28%、去年9月美國踏入減息周期帶動本港按揭息率下調,以及今年首季居於私人物業的家庭月入中位數比起2021年第三季增加約13%來計算,置業者現時供樓負擔比率已跌穿五成水平,最新7月為48.3%,比起2021年高位大減約20.3個百分點,從數字中反映在港置業已沒以前那麼難了。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