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潛在供應 跌至10.1萬伙 – 地產新聞


一手潛在供應 跌至10.1萬伙 – 地產新聞
第二季待售樓花以及現樓貨尾單位均同步減少。

待售樓花及現樓6季最少
私人住宅供應持續減少,房屋局截至6月底最新數據,未來3至4年一手住宅潛在供應量按季急挫約4,000伙,已連跌5季,跌至約10.1萬伙的近3年新低。而隨着新盤銷售加快,期內待售樓花及現樓,按季減至9.1萬伙,為6個季度最少。
該局資料顯示,一手潛在供應自去年首季升至約11.2萬伙歷史高位後,一直持續回落,並形成2004年第三季有紀錄以來最長跌浪。而上季減少的伙數,則為2009年第三季後的近16年最多,當時同樣大跌約4,000伙。
最新公布的潛在供應,佔約2.7萬伙為已落成貨尾單位,另有約6.4萬伙為待售樓花,各自按季減少約1,000伙,其中尚未售出的樓花數量為11個季度最少。數據反映發展商加快去庫存的情況。此外,上季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興建的熟地單位,亦較今年第一季減少2,000伙,跌至一萬伙。
房屋局發言人指出,未來3至4年的一手住宅供應當中,估計有約8.8萬伙為實用面積少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佔供應量約87%,比率較對上一季下跌約一個百分點。該局預計未來數月將有7幅住宅用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5,100伙。
第二季私宅施工量及落成量同步減少,該局數據顯示,上季私宅施工量錄約2,500伙,較第一季減少約30.6%。期內落成伙數亦從約5,500伙,按季再減約16.4%,跌至約4,600伙。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認為,供應量回落及貨尾單位減少,有助減輕樓市壓力,配合下半年減息環境,對市場有正面支持作用;預計下半年樓市保持穩健,一手私宅買賣登記料較上半年增約一成至約一萬宗水平。
洪水橋項目補地價14億
另方面,發展局公布,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最新再批出一宗換地申請,該用地位於第19B區,即元朗橋頭圍發展項目,補地價金額14.28億元;每方呎補價約1,200元。
該地盤位於洪水橋橋旺街與橋盛街交界,鄰近港鐵屯馬綫天水圍站,佔地約1.54公頃,將提供約93.6萬方呎住用樓面,以及約22.6萬方呎非住用面積,料提供約1,900伙。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