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刺激年轻人的置业需求,有助楼市交投。
香港楼市持续不振,楼价已跌近三分一,负资产宗数升至逾4万宗,为2003年12月以来新高。要令楼市回稳,必须着力刺激各类购买力,包括考虑放宽强积金(MPF)的投资限制,让市民动用部分强积金作置业用途,释放更多购买力。
有关强积金买楼问题,向来引起社会热烈讨论,有支持亦有反对。社会上其中一个反对理由,认为若大量市民同时动用强积金入市,势必推高楼价,反令年轻人更难置业。如楼价跌,沦为负资产,影响未来退休安排。但支持者认为,“砖头”作为固定资产,既具备储蓄功能,亦具升值空间,长远回报或远胜强积金的传统投资组合。
年轻一代因首期问题而面对上车难的困境,若能提取部分强积金作为首期,有助早日置业,减轻日后租金压力,更能及早建立资产基础。楼价回落,市民负担能力提高,如果强积金可作买楼,相信会得到很多打工仔支持。
强积金制度今年将踏入25周年,截至去年年底,强积金总淨资产值接近1.3万亿元,人均账户结余约27万元;当中资产超过50万元的强积金账户,2021年增至50万个,资产100万元以上的账户增至10万个,而200万元以上的“富户”更有2万个。
现时私人市场中,500万元左右的两房单位选择颇多。按照最高九成按揭计算,首期涉50万元。假设一半强积金作买楼,首期一成,上述10万个资产达100万元以上的账户,有机会即时零首期轻松入市。中原地产现时网上放盘有近3.6万个,当中叫价500万元以下的单位占26%。
为市场注入购买力
近年一手供应量高,加上经济疲弱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即使特区政府已多次出招,如全面撤辣、放宽按揭以至细价楼印花税降至100元,楼市仍持续不振。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全港私人住宅楼价指数再跌0.49%,已连跌4个月,按年跌逾8%,创逾八年半新低,与2021年历史高位比,楼价已跌近三分一。现时香港平均楼价已从4年前高峰逾900万元,回落至约700万元。
要想楼价回升,确实不容易,特区政府必须继续加大力度提振楼市,如容许强积金作置业用途,将释放更多购买力,尤其刺激年轻人的置业需求,为楼市注入更大动力,效果或更胜撤辣,楼市交投量料大幅增加。
(作者为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