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犀/“中国淡友”转軚 揭穿美国隐忧\李灵修

一点灵犀/“中国淡友”转軚 揭穿美国隐忧\李灵修

  图:克鲁格曼指出,特朗普政府正在失去与中国博弈的筹码。\AI制图

  唱空中国多年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日前罕见发表文章“力挺”中国:已经在能源与创新等领域实现对美国的反超,并最终将取得关税博弈中的胜利。克鲁格曼这一态度转变值得关注。

  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因开创“国际贸易新理论”,荣获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最早令他在国际上暴得大名的,却是其热衷评议东亚经济体的爱好。1994年,克鲁格曼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杂志上发表《亚洲奇迹的神话》一文,预测“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高增长不可持续。”三年后亚洲经济危机爆发,成功将克鲁格曼捧上神坛。

  唱空亚洲一举成名

  此后,“克鲁格曼唱空亚洲”一直广受外界关注。夺得诺奖次年(2009年),克鲁格曼首度访华就指出“中国想要通过出口来恢复经济增长是不太可能的”。当然,这一预测很快落空,惟克鲁格曼屡败屡战。2011年,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文称中国经济一定会“硬着陆”;2013年,他又撰文指“中国经济就要撞墙了”。

  关于上述离奇言论的深层原因,笔者于2023年9月21日撰文《克鲁格曼缘何“执迷”唱空中国?》总结过深层原因:一是文化偏见。“中国传统文化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在他那一代西方经济学家中根深蒂固。二是学术投机。研究经济衰退的价值要远高于研究经济繁荣,不少欧美学者都寄希望在唱空中国的过程中,验证自身理论的正确性。

  虽然克鲁格曼没能等来中国经济崩溃,但他很快找到了个人流量的“第二曲线”。自2017年特朗普开始首个总统任期,克鲁格曼就坚持在专栏中抨击华府的经济政策,赢得拥趸无数,晋升网红行列。

  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不久,美国超过1200名经济学家联署签署了一份《反关税宣言》,警告此举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物价上涨。当时克鲁格曼曾断言“特朗普将输掉贸易战”,并称用关税谈判的方式孤立中国根本行不通。

  白宫失去博弈筹码

  有趣的是,这次克鲁格曼驳斥美国关税政策的理据,竟源于对中国经济的高度认可。他明言,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作为衡量标准,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大幅超越美国。也因此,美国经济在贸易战中更容易崩溃,因为中国能够通过刺激内需弥补失去的美国市场,而美国可能需要数年才能摆脱对中国的出口依赖。

  克鲁格曼还点出,特朗普正在失去与中国博弈的筹码:

  一是,现时美国刻意打压风能、太阳能等新兴产业,甚至撤销关键税收激励、叫停海上风电项目。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进行大规模战略投资,目前的发电量已达到美国的近两倍。

  二是,白宫大力削减美国科研经费、攻击高等教育体系。特朗普以打击“觉醒文化”与“深层政府”为名行事,却面临着被中国科技和经济实力永久超越的危险。在克鲁格曼看来,美国社会近十年存在一种“反科学”、“反知识”的思潮,背后的主要推手是共和党。

  事实上,持有类似看法的学者不在少数。新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基尔(Joel Mokyr)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高等教育与科研政策,或许是历史上最大的“乌龙球”(own-goal)之举。相比而言,中国政府对于创新的支持力度更加显著。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