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犀/AI时代的电力军备赛\李灵修

一点灵犀/AI时代的电力军备赛\李灵修

  图: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3400吉瓦的电力装机容量已超过欧美总和。\AI制图

  全球最大水电项目“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动工,带动本周电力板块连续上涨。考虑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新能源车等产业的持续扩张,未来数年间中美电力投资都将迎来高峰期,势要在本轮科技革命中夺得先机。

  本月初由国际能源署(IEA)、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与能源基金会联合推出的《2025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全球用电量将增加3500太瓦时(TWh),相当于全球电力消费规模每年增加一个日本的量级。

  科企争相下注核电

  须强调的是,AI大模型训练对于稳定能源的需求极高。以ChatGPT为例,目前每天须处理约25亿次查询,平均每次查询耗电约2.9瓦时(Wh)。以此计算,每日电力消耗约为7250兆瓦时(MWh),相当于美国约25万户家庭的每日用电量(每户日均用电29千瓦时)。而一旦数据中心遭遇断电,或导致数千万至数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这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是不可承受之痛。

  据高盛报告显示,2023-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到2030年数据中心将占美国电力需求总量的8%,而目前仅占3%左右。这一趋势将带动美国整体电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提高到2.4%,而过去十年的增长率约为0%。

  在此背景下,近年美国AI巨头争相在核电领域下注。去年9月,微软与美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星座能源”(Constellation Energy)签署了一份价值16亿美元,期限长达20年的电力购买协议,拟重启曾发生事故的宾州三里岛核电厂1号机组(Unit 1)。同年10月,谷歌与核能初创公司“凯洛斯能源”(Kairos Power)达成协议,计划到2035年建成7座小型模组化反应堆(SMR),首个机组2030年投运。

  中国输电技术领先

  今年6月,脸书母公司Meta与“星座能源”签署二十年合约,购入伊利诺伊州克林顿核电站整座反应堆约1.1GW的电力,确保从2027年起为旗下AI业务提供电力。

  虽说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核电国,拥有94座在运反应堆,但其核电设施面临着严重的老化问题,平均堆龄约43年。自1990年代以来,美国仅新增三座反应堆。相较而言,中国新建项目速度大幅领先,仅去年就批准了江苏、山东、广东、浙江和广西等五省建设11座新核反应堆,投资总额约为2200亿元人民币。目前中国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占全球近一半,预计到2030年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核能生产国。(见配图)

  当然,中国的能源战略并非单纯依赖核电,而是构建一个来源多元、成本低廉、供应充足的“电力生态系统”。譬如今次动工的“雅下水电”项目,预计年发电量为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5座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或12至15座标准核电站(每站通常装设2至3台机组)。

  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中国电力消费年均增长5.7%,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远超美国(0.6%)和经合组织国家(0.4%)。为应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3400吉瓦的电力装机容量已超过欧美总和,并已建成42条特高压输电线路,而美国在这一领域尚是空白。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