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AI产业需要依赖软硬体设施,中东的沙尘环境增加了数据中心运营成本和难度。\AI制图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出访中东三国,各方不仅签署了人工智能芯片大单,还计划在当地共建AI数据园区。那么,手握先进制程芯片的中东,未来会成为全球AI算力中心吗?
多年来,中东地区一直在追求经济多元化转型。沙特阿拉伯公布的“2030愿景”,将AI视作摆脱石油经济依赖的关键突破口。同样的,阿联酋在2017年便成为全球首个任命AI部长的国家,同时还发布了《国家人工智慧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AI产业的领导者。
美国解封芯片限制
然而,中东想在全球AI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数据基建是不可逾越的门槛。就在美国政府换届前一周,拜登公布了名为《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规定,首次将AI芯片限制范围扩展至全球。在此规则中,中东地区被划分为“第二级别”管控名单,未来两年从美国进口AI芯片的“配额”相当于5万张H100 GPU,最高可以申请上调至32万张H100 GPU的额度。
今次为取得商业合作的成功,在特朗普访问中东的同期,美国商务部宣布废除了《人工智能扩散规则》,而英伟达、AMD、高通等芯片企业也都与当地政府签署了大额合同。沙特、阿联酋等为建设“中东硅谷”砸下重金。
除了庞大的资金支持,AI算力中心还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高盛此前发布报告指出,到2030年,美国AI数据中心将占全国电力需求总量的8%,而目前这一水平仅占3%左右(见配图)。
美国能源专家指出,美国目前最大可用电力仅约50吉瓦,只可以支持大约2.5万张英伟达高新能AI芯片同时工作。
相较而言,中东拥有充足的能源条件,能够迅速建立支持10万张以上AI芯片的数据中心。阿联酋日前就宣布将在阿布扎比建设10平方英里(25.9平方公里)的AI产业园区,为数据中心提供5千兆瓦的电力容量。
人才短板阻碍发展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中东的自然条件也存在明显短板。譬如,AI数据中心需要大量水资源,用以冷却硬件设施。谷歌此前发布的《2023年环境报告》显示,以ChatGPT为例,每回答20至50个问题,便要消耗大约500毫升的水。如果谷歌搜索全盘接入AI算法的话,公司年耗电量(29.3TWh)差不多是中国三峡水电站发电量(100TWh)的三分之一。这对于沙漠地区来说,水资源短缺无疑是一大挑战。
此外,中东的沙尘环境也对数据中心的设计、散热和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运营成本和难度。再考虑到中东国家在网络频宽、数据传输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如高速网络普及率、数据安全法规)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更关键的是,虽然可以提供优厚的薪酬待遇,但中东对国际顶尖AI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尤其是在科研自由度、学术氛围、生活便利性、子女教育等领域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虽然中东也非常重视本土的AI研发能力,但高端人才目前还是主要由中美两国垄断。
以此可见,AI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硬体设施,更依赖于强大的科研能力、工程师队伍和完善的创新生态。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