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犀/美股大涨背后的资金分歧\李灵修

一点灵犀/美股大涨背后的资金分歧\李灵修

  图:关税战掀起后,机构投资者沽售美元资产,私人投资者却积极入市捞底,两者操作可谓南辕北辙。\AI制图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结果超预期,叠加4月美国通胀降温,刺激美股迎来大涨。但与此同时,美元美债却进一步走弱,打破了市场惯例。这背后或反映出,散户与机构之间对于后市出现了明显分歧。

  从中美达成的协议来看,双方取消了4月8日及之后的报复性关税,并将对等关税中的24%暂停90天。瑞士会议结束后,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至30%,其中20%的“芬太尼关税”有望通过两国进一步磋商,不排除短期内降低或减免的可能。

  美元美债意外走低

  相比于稍早公布的美英贸易协议,中国没有做出购买美国商品、增加对美投资等实质性“让步”。上周六(5月10日),笔者撰文《特朗普关税谈判“露出马脚”》指出,随着美国经济压力显现,特朗普急于想从“对等关税”议题中脱身。这也成为了今次谈判结果超预期的最大诱因。

  中国在美国掀起关税战后,采取对等反制的强硬策略,最终在协商中取得重大进展,这对其他国家也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在中美发布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数小时后,印度也宣布对部分美国商品征收关税,以回应美国对印度钢铁和铝制品加征关税。此外,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多个场合表态强硬,声称日本将持续要求美方彻底取消关税。

  关税战缓和的消息极大刺激了市场情绪,美国三大指数均现大涨。其中,纳指两日内累升6.03%,标普500走高4%,道琼斯指数升2.16%。但美债、美元走势背离,反而进一步走软。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5算大关。通常情况下,美债收益率上升时,美元也应该走强。今次诡异的市场表现,或反映出外资对于美元的信心产生了动摇。抛售多年累积的美元资产时引发一波美元抛售浪潮。

  机构减持散户抄底

  笔者5月8日撰文《亚币飙升因“海湖庄园协议”?》曾指出,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多年来对美贸易顺差,出口商手持大量盈余没有结汇,金融机构超配美元资产缺乏对冲。如果未来贸易格局生变,上述群体会抛售美元后回流增持本币。

  除了非美资金与美国资金出现分歧,市场上的散户与机构投资者也有着南辕北辙的操作。从数据上看,二者自今年2月份就开始显著背离(见配图)。特别是在特朗普公开唱好后,个人投资者争相入市抄底。

  美国银行上月进行调查显示,164位机构投资者持有的美股淨敞口在两个月内下降了53个百分点,为有史以来的最大跌幅。但摩根大通的数据表明,从特朗普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到4月16日,个人投资者淨买入价值210亿美元的股票和ETF,与基金经理的普遍唱淡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外资大行近期也都发布了看空报告。花旗银行本周发布研报称,特朗普原计划通过政府效率部(DOGE)削减财政支出,同时加征关税增加财政收入,但两者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严重混乱,导致政策迅速撤回或逆转。虽然这对风险资产是利好,但也意味着美国政府将面临比预期更庞大的财政赤字,未来主导市场的叙事将从关税问题转向财政风险。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