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强心针/刚需与投资者入场 楼市复苏在望\廖伟强

楼市强心针/刚需与投资者入场 楼市复苏在望\廖伟强

  图:香港楼市受到多方面的需求回升支撑,逐渐接近触底回稳。

  楼市的上落,一直是香港社会的热门话题。

  楼价的波动不仅影响市民置业能力,更牵动整体经济与社会稳定。楼价长期高企削弱市民负担能力,降低入市意欲,即使成功置业者也因财务压力而减少消费,引发“望楼兴叹”情绪,潜在影响社会稳定。反之,楼价大幅下跌会损害市场信心,若每个单位价值下跌数十万元,总计财富蒸发可达数万亿元,引发“负财富效应”,对经济民生构成更大威胁。

  过去几年,住宅楼价由高位已下跌约三成,虽然至今仍未完全触底,但底部已近。当前楼市展现多元需求支撑,显示市场具备回稳潜力。

  首先,刚性需求是市场恒常动力。无论市况如何,因婚姻、家庭结构改变、校网调整或工作地点变更等因素,总有买家需要置业,推动交投活跃。

  其次,短线投资者对400万元以下细单位的兴趣日益浓厚;对他们而言,楼价回落同时亦是机遇。这类物业因成本较低且回报潜力高,成为投资热点,为市场注入活力。

  再次,追求稳定租金回报的长期投资者,亦是近期市场的重要支柱。他们专注优质物业,短期波动对其影响有限,为市场提供稳定需求,巩固楼市基础;加上近期拆息回落,供楼开支减少,但租金却仍然有上升空间,令长线投资者更加积极。

  公屋富户成私楼新购买力

  近期公屋富户成为新兴买家群体。特区政府收紧公屋政策,约8万户富户可能需迁出,释放大量置业需求。不少富户具备购买高端住宅或投资物业的能力,为市场注入新动力。至于内地买家,则是这几年楼市的重要支柱,粗略计算占总成交量逾两成,且比例持续上升。他们资金充裕,无论自住或投资,均显著支持市场需求,推动楼市交投。

  楼价回落近三成,多数业主不愿见价格进一步超预期下跌;而刚性需求、短线投资者、长期投资者、公屋富户及内地买家等持续入场,更令市场需求日益稳固。当前市场虽未完全企稳,但回暖迹象已现。买家若能把握时机,精选优质物业,或可在市场全面复苏前抢占先机。

  (作者为利嘉阁地产总裁)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