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3至4年私宅潛在供應量 |
住屋供應有持續減少趨勢,房屋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私宅潛在供應約10.5萬伙,連續4季下跌,跌至7個季度新低。其中,現樓貨尾單位則進一步增至約2.8萬伙,再創逾20年有紀錄新高。
上述潛在供應數據於去年第一季錄得約11.2萬伙創歷史新高,惟其後一直下跌,目前已較高位累減約7,000伙,若相比去年第四季約10.7萬伙,則按季減少約2,000伙。
現樓貨尾歷來最多
至於已落成一手貨尾單位數量,於去年第四季已大增至約2.7萬伙,今年首季再增加約1,000伙,連續兩季創2004年有統計以來最多。反觀,期內待售樓花按季再減約3,000伙,跌至約6.5萬伙的8季低位。餘下約1.2萬伙為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興建的「熟地」單位,按季維持不變。
房屋局發言人稱,未來3至4年,估計有約9.2萬伙實用面積小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單位供應,佔整體約88%,比率按季增加約一個百分點,料為有紀錄最高。預計未來數月將有4幅住宅地轉為熟地,可提供約1,100伙,相信未來的預計供應量會維持在較高水平。
落成高企 施工倍增
此外,私宅落成量持續高企,是推高現樓貨尾單位供應的原因之一,今年第一季私宅落成約5,500伙,雖較去年第四季1.33萬伙的有紀錄單季高位,明顯回落約58.6%,但仍是8個季度的次高水平。至於,施工量按季回升約一倍,首季錄約3,600伙。
美聯物業指出,整體一手私宅潛在新供應下跌,主要是受到待售樓花單位減少的影響。其中,除了首季有不少樓花項目推售,並取得理想銷情外,期間也有較多單位落成,亦會導致樓花數量減少。
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的「熟地」供應,過去4個季度於一萬至1.3萬伙低位徘徊,較再對上4季約1.8萬至兩萬伙明顯減少。反映近年賣地步伐減慢,估計發展商實際吸納土地會跟隨減少,並會積極去庫存,導致潛在供應將逐步回落。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