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宅貨尾2.8萬伙創歷史新高 未來3至4年新盤潛在供應10.5萬個 仍居歷史高位 – 地產新聞


私宅貨尾2.8萬伙創歷史新高 未來3至4年新盤潛在供應10.5萬個 仍居歷史高位 – 地產新聞
香港樓市2019年至今貨尾單位

特區政府房屋局昨日公布最新數據指出,截至2025年3月底,未來3至4年一手私人住宅潛在供應量約10.5萬伙,較對上一季的10.7萬伙減少2,000伙。但值得留意的是,新盤積壓的貨尾達2.8萬伙,是有紀錄以來新高,按季增加1,000伙。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總監葉文祺昨表示,雖然潛在供應連續4個季度減少,但仍然處於歷史高位水平,且貨尾達2.8萬伙,短期內發展商仍將以去庫存為首要任務,一手成交將繼續主導市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
細分各個類別,落成但仍未賣出的現樓貨尾單位約2.8萬伙,創歷史新高,按季增加1,000伙;興建中但未賣出的樓花單位約6.5萬伙,按季減少3,000伙。至於已批出土地(熟地)並可隨時動工的單位約1.2萬伙,按季持平。
料發展商以去庫存為首務
葉文祺表示,雖然潛在供應連續四個季度減少,但仍然處於歷史高位水平,而且數據中的某些細項更加值得留意。他指出,與潛在供應的走勢相反,已落成樓宇但仍未售出的單位數目已經連續四個季度有所增加,從2024年第二季的1.9萬伙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的2.8萬伙。因此,短期內發展商仍將以去庫存為首要任務,從而令一手成交繼續主導市場。
市況未明 發展商放慢起樓步伐
葉文祺續表示,潛在供應回落的主要驅動因素,在於建築中的單位數目顯著減少,從2024年第二季的8.7萬伙下降至2025年第一季的7.2萬伙,幅度接近兩成。這顯示發展商因應市況正在減慢施工進度或調整發展步伐,加上近月中美貿易戰令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葉文祺預計膠着的情況將會持續,未來潛在供應數字會緩慢回落。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亦指出,今年首季已落成未售單位(現樓貨尾)進一步升至2.8萬伙,按季再增加約1,000伙,創該報告有記錄以來新高。在此情況下,相信發展商會積極「去庫存」。
潛在土地供應15年新低
劉嘉輝提到,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熟地)於今年首季錄1.2萬伙,按季持平;隨着近年賣地減少,熟地供應已顯著回落,過去4季一直於1萬至1.3萬伙之間徘徊,比起2021年首3季介乎2.5萬至2.9萬伙已大幅減少。值得留意的是,本財年潛在土地供應創有紀錄的15年新低,估計發展商實際吸納土地會跟隨減少,在此情況下,土地供應將逐步回落,相信熟地供應持續呈跌勢。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