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智库/市场需求强劲 新盘加价推售\陈永杰

楼市智库/市场需求强劲 新盘加价推售\陈永杰

  图:近期新盘即使加价推售,仍录得理想销情。

  随着市场累积的购买力集中释放,本港楼市近期掀起“报复式买楼”潮,一、二手成交量急速攀升,楼价亦见反弹。今年一手成交量已突破1.8万宗,已较去年全年1.58万宗高出一截,需求爆发力惊人。

  楼市转势几乎可以肯定,发展商态度亦明显转变,不再愿意“平卖”或“蚀让”,反而出现“报复式加价”的情况。近年以低价开售的新盘相继加价,反映市场需求强劲,令发展商有更大信心推高售价。

  譬如,启德新盘早前推出的二期,较一期开价高三成,一样有价有市。首轮推售单位录得数十倍超额认购,并即日沽清。原因是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发展商品牌,其一期二手成交全数获利的先例下,令二期开售时即使加价,仍录得理想销情。

  “供平过租”刺激入市

  “报复式买楼”主要源于多项利好因素叠加,包括减息、撤辣,以及内地买家涌入香港市场,令长期观望的需求突然爆发。再加上近年租金持续高企,部分地区租金回报率升穿4厘,令“供平过租”的情况更为明显,推动不少租客转为买家,加速市场升温。

  年初睇楼的市民如今或已感受到市场变化,现时二手放盘的叫价,普遍较年初上升约5%至10%。不少买家因当时犹豫未入市,如今面对更高的售价,难免“揼心口”。差估署数据显示,今年1月全港面积431方呎的A类单位,平均售价为467万元,今年9月已升至489万元,升幅近5%。

  自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香港经济一度录得1.2%收缩,楼市亦受重创。疫情、中美贸易战及美国加息叠加冲击,令本港一、二手私人住宅成交量跌至仅3.3万宗,创1995年以来新低,甚至低于2003年沙士时期的逾5万宗,楼价累跌约三成,政府财政亦陷赤字。政府最终全面撤辣并放宽按揭成数救市,楼市逐步回暖,并走出萧条期。

  今年9月美国重启减息周期,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市场气氛由冷转热,成交量与楼价同步攀升。加上“供平过租”效应持续,楼市有望掀起更大规模的“报复式买楼”。今年一手成交量已突破1.8万宗,整体二手楼价亦反弹近3%,反映市场正出现明显反弹。

  (作者为中原地产亚太区副主席兼住宅部总裁)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