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於今年6月履新,他昨日表示,上任後將會加快重建步伐,並就檢討現行同區7年樓齡賠償機制作廣泛諮詢,同時強調市建局需平衡財政穩健與社會責任。蔡指出,市建局早前已開展6個重建項目,今年至明年將主動提出收購價,以加快市區更新,而政府亦於6月撥出兩幅土地支援市建局,但仍需審慎理財,「收購項目要小心衡量財政能力出價」。
檢討賠償機制 將展諮詢
蔡表示,當局需「提速、提效、提質」以處理舊樓老化問題,包括優化收購賠償方案及安置流程。不過,現時賠償參考同區7年樓齡價格,當局將廣泛諮詢持份者以探討機制是否需要調整;他又提出安置方案應靈活,例如提供同區或較遠地區選擇安置,而長者需求也「非一刀切」。市建局亦將加強樓宇維修教育,推動「聯廈聯管」模式,集中資源提升管理效益。
他強調,市區更新不只重建,需結合城市設計,如改善街道環境、增加綠化,例如東維港灣海濱長廊研究計劃,可提升重建項目價值。而面對地產市場下行,他承認部分項目或會虧損,但他重申市建局「非純商業機構」,需平衡社會效益。去年市建局發行120億元債券反應熱烈,未來將賣地靈活推出市場回籠資金。
對於以往曾有多年私人發展商的經驗,他坦言公私營角色不同,市建局更重社會責任,目標打造宜居城市,未來會努力縮短重建周期,並推動程序「拆牆鬆綁」,與社區持份者協作提速更新。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