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遇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5日上午在街頭發表助選演說時,現場遭人投擲爆裂物,隨扈一擁而上保護岸田安全,有一位警察遭爆炸波及受到輕傷。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5日上午在街頭發表助選演說時,現場遭人投擲爆裂物,隨扈一擁而上保護岸田安全,有一位警察遭爆炸波及受到輕傷。

核心提要:

1. 本次岸田遇刺事件有許多蹊蹺。公開場合暗殺,多使用槍械或銳器,優勢都是抵近擊殺準確快速,不給目標或警衛留有過多反應時間,還可以減少無關人員附帶傷害,但這些特點木村隆二似乎並不看重。木村使用的“另類爆炸物”投擲威力小、延時過長,刺殺得手幾乎是不可能的。

2. 難以找到與岸田處於“你死我活”地步的政治對手。很難想象老謀深算的政客為除掉政治對手,選擇這種幾乎註定不可能得手的行刺方式。政客遇刺會博得民眾同情,所以有政治勢力想通過這種方式“敲打”岸田可能性同樣極低。

3. 重大選舉期間,政客為謀求勝選,自導自演暗殺事件,確有先例。眼下日本正在進行統一地方選舉,另有個別參眾議院席位補選,選情重要,但應該遠未重要到岸田需要上演苦肉計的程度。這種戲碼對政治傢而言隻能上演一次,即便岸田當真有自導自演的意願,也理應會選擇更加關鍵的政治時機。

4. 排除上述可能後,本次暗殺,也許就是木村隆二的自發行為。岸田執政以來,民眾對岸田多抱有不滿,73%的日本民眾對岸田政府的經濟政策不抱有期待。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他想得到的,或者說能夠得到的,可能隻是一個公眾關註和發聲的機會。

作者丨陳誠

《鳳凰大參考》特約作者

日本首相岸田“遇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詭異的行兇手法

4月15日,日本政壇再度上演驚魂一幕,首相岸田文雄在和歌山縣雜賀崎漁港發表演說時,一名年輕男子向岸田投擲爆炸物,但並未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此人究竟為何行刺?行刺手法或許能為我們提供部分解答。

▎嫌犯木村隆二行刺現場被捕。

▎嫌犯木村隆二行刺現場被捕。

綜合日媒報道,行刺者名為木村隆二,現年24歲,演說開始前,木村在人群中向岸田投擲爆炸物,一枚投出後,被圍觀漁民和警察合力制服。事件中,除一名警察因爆炸傷及左手外,岸田本人及圍觀民眾並未受傷。

▎人群中手持爆炸物的木村隆二。

▎人群中手持爆炸物的木村隆二。

制服木村的漁民事後接受媒體采訪,他回憶道,刺客投出的爆炸物長不及20公分,直徑3厘米左右,被捕時兇犯還攜有另一枚爆炸物。回顧暗殺史,木村隆二采用的手法並不多見,以往遇刺政客當中,槍下亡魂或刀下亡魂居多。

▎制服行刺者的當地漁民接受媒體采訪。

▎制服行刺者的當地漁民接受媒體采訪。

公開場合暗殺,多使用槍械或銳器,抵近目標鎖定要害,快速擊殺,能夠切實提高得手概率。

槍械類暗殺不勝枚舉,1865年林肯遇刺,兇手用手槍在林肯身後1.2米處射擊,子彈擊中林肯頭部,一槍斃命;1909年伊藤博文遇刺,安重根從距伊藤博文約十步處連開數槍,3槍擊中伊藤,全程不過40秒。

▎伊藤博文遇刺現場圖示。

▎伊藤博文遇刺現場圖示。

政治人物發表公開演說,的確是槍械類暗殺的多發場合 。1932年,前日本央行總裁、大藏大臣井上準之助步入演說會場時,血盟團刺客從身後貼近井上,連開三槍,井上殞命。

去年安倍的遇刺現場也是街頭演說,山上徹也從安倍身後連開兩槍,安倍命喪奈良街頭

▎井上準之助遭血盟團成員暗殺。

▎井上準之助遭血盟團成員暗殺。

當然,如果對槍械槍法抱有信心,同1963年肯尼迪遇刺時一樣,選擇遠距離狙擊,同樣可行。

使用刀劍或匕首暗殺,效率同樣不低,政治暗殺史上也不罕見。 1878年,明治維新三傑之一的大久保利通在前往皇宮途中遭遇6名武士刺殺,被亂刀砍死;1921年原日本首相原敬在東京站遇刺,刺客將匕首刺入原敬胸部,原敬不治身亡。

使用刀具暗殺,要麼行兇一方能夠短時間控場,要麼行兇者手法過硬,一擊命中要害,考慮到目標周圍可能的警衛力量,一刀不中很難有補刀機會。

在日本,刀具類暗殺並非二戰前特有。 1960年,日本社民黨黨魁淺沼稻次郎參加一場2500人的公開集會,演說時遭遇一名17歲右翼青年行刺,行刺者將33公分的短刀幾乎盡根刺入淺沼左肋,暗殺畫面被電視直播。

▎淺沼稻次郎遇刺現場。

▎淺沼稻次郎遇刺現場。

日本昭和時代大都給人以“躁動”印象,但進入相對“溫和”的平成時期,刀具類暗殺也並未絕跡 ,1990年,國會眾議員丹羽兵助出席自衛隊活動時,被一名“精神病患者”刺中頸部。

使用槍械或刀具行刺,優勢都是抵近擊殺準確快速,不給目標或警衛留有過多反應時間,還可以減少無關人員附帶傷害,刺殺安倍的山上徹也曾表示,自己原本準備瞭高壓鍋炸彈,怕傷及無辜最終放棄,但這些特點木村隆二似乎並不看重。

日本首相岸田“遇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行刺岸田的另類爆炸物

隨著科技進步,炸藥威力逐漸增強,擊殺概率顯著提高,利用爆炸物行刺的案例逐漸增多,但大都要求裝藥量足,威力大,可遙控,木村隆二的行刺手法見不到類似特征。

成功案例方面,去年8月21日,俄羅斯“國師”杜金之女遭遇汽車炸彈身亡,今年4月2日,俄著名主戰軍事博主塔塔爾斯基在一傢咖啡館遇襲,炸彈被偽裝在雕像內,送到塔塔爾斯基身前,爆炸時多名與會聽眾負傷。

▎俄著名軍事博主塔塔爾斯基遇刺現場。

▎俄著名軍事博主塔塔爾斯基遇刺現場。

炸彈暗殺的受害者還包括現車臣領導人、tiktok網紅“小卡德羅夫”之父-艾哈邁德·卡德羅夫。 2004年5月9日,車臣首府格羅泥茲,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9周年集會,一枚安放在主席臺下方的地雷被遙控引爆,時任總統艾哈邁德·卡德羅夫等30人身亡,56人受傷,為防失手,行刺方還在現場預置瞭另外一枚爆炸物,但沒有起爆。

▎車臣前總統,“小卡德羅夫”之父艾哈邁德·卡德羅夫遇襲現場。

▎車臣前總統,“小卡德羅夫”之父艾哈邁德·卡德羅夫遇襲現場。

通常而言,炸彈暗殺需要準確掌握目標行蹤,預置爆炸物,涉及高度的團隊協作。如艾哈邁德·卡德羅夫遇刺,炸彈被提前一個月趁場館改建時預置到主席臺下方混凝土內。

即便如此,因為爆炸效果難以控制,即使行程準確,起爆位置鄰近目標,還是有失手的可能。

1944年7月20日,約200名納粹高層參與的暗殺計劃付諸實施,希特勒遇刺。

事發會議室內,行刺者準備的公文包炸彈離希特勒隻隔一個座位,爆炸中,在場24人全部非死即傷,其中4人死亡,而希特勒本人卻奇跡般地僅負輕傷。

▎希特勒遇刺現場圖示,紅色圓圈為希特勒。

▎希特勒遇刺現場圖示,紅色圓圈為希特勒。

就本次木村使用的“另類爆炸物”而言,刺殺得手幾乎是不可能的。

▎嫌犯木村隆二持有的爆炸物。

▎嫌犯木村隆二持有的爆炸物。

首先,木村投擲的爆炸物裝藥量過低,威力太小。

從現場爆炸效果看,炸彈發煙不足,使用的並非高爆炸藥,木村大概率與山上徹也類似,使用自制火藥。

事件中的爆炸物長不超20公分,直徑3厘米,推測裝藥量至多200克,換算成高爆炸藥約為110克,低於當代軍用手雷裝藥量(高爆炸藥150克左右),考慮到爆炸物沒有內置鋼珠等增強殺傷力,這枚自制炸彈的威力還要大打折扣。

▎木村隆二投擲的爆炸物引發白煙。

▎木村隆二投擲的爆炸物引發白煙。

即便木村投出的是一顆軍用手雷,也很難確保擊殺岸田。

有海外軍事博主測試比較過美制M26手雷和德制DM51手雷的殺傷效果,在5米范圍內,M26能夠對站立的人形目標平均造成3處創口,DM51因為內置鋼珠,創口可達8處,但擊中部位隨機,能否致死要看運氣。

而在10米范圍內,M26的破片有時甚至無法擊中目標,DM51則平均能夠造成2-3處創傷,但是沖擊力已大幅減弱,殺傷效果有限。

▎美制M26手雷與德制DM51手雷。

▎美制M26手雷與德制DM51手雷。

美軍統計數據則顯示,手雷的致死率可能本就不高。

美國陸軍官網刊載過一篇關於二戰時期日方武器殺傷效果的調查報告,1944年佈幹維爾島戰役期間,美軍傷亡1788人中,日軍手雷造成的傷亡人數為224人,其中致死僅14人,致死率僅6.2%。

二戰期間日軍使用的91式、97式手雷裝藥量為65克,使用高爆炸藥,但即便裝藥量增加一倍,超過“木村炸彈”,致死率也不應出現數量級上的飛躍。

而且傷亡美軍是在戰時條件下接受救治,岸田如果受傷,醫護條件必然為國際頂級水準。

▎佈幹維爾島戰役期間,日軍各類武器對美軍造成的傷亡比例,手雷致死比例為6.2%,出自美陸軍官網《Study on wound Ballistics-Bougainville Campain》。

▎佈幹維爾島戰役期間,日軍各類武器對美軍造成的傷亡比例,手雷致死比例為6.2%,出自美陸軍官網《Study on wound Ballistics-Bougainville Campain》。

“木村炸彈”的另一大弱點是延時過長 ,現代軍用手雷的延時一般在5秒以內,但是目擊者稱,現場爆炸物大致有10秒左右延遲,給瞭岸田和警衛過多反應時間,這10秒內,岸田隻需簡單臥倒,就能大幅降低受傷概率。

▎日本九七式手雷,與九一式手雷外形酷似。

▎日本九七式手雷,與九一式手雷外形酷似。

綜上所述,木村選擇人力投擲威力如此之小、延時過長的爆炸物行刺岸田,如能得手,堪稱人類暗殺史上的奇跡。

他的這種選擇,說明他可能本就無意取岸田性命,殺意不足,抑或者確有殺意,但能力有限,謀事不周,讓各方虛驚一場。

日本首相岸田“遇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行刺是否有幕後?

公開場合刺殺首相,終究會帶來重大政治影響,那麼木村作案背後,是否會有他人指使?

第一種可能是政治暗殺。 這種可能性面臨的首要問題,是難以找到與岸田處於“你死我活”地步的政治對手。

安倍遇刺後,自民黨黨爭告一段落,內閣也已改組,黨內態勢趨穩,如果一定要尋找岸田的對立面, 可能會是安倍原來的鐵桿,現任日本內閣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

岸田去年宣佈大幅擴軍,並增稅1萬億日元充實軍費,高市作為內閣一員卻公開高調反對增稅。岸田內閣為維護團結形象,12月12日,官房長官松野博一公開表示,增稅是內閣全體共識,但高市在次日公開打臉岸田政府,稱自己反對增稅沒有錯,即使被罷免大臣職務,也在所不惜。

今年3月,在野黨拋出一份安倍執政期間涉嫌幹預媒體的總務省文件,高市是時任總務大臣,具體負責。

然而,高市認為文件系偽造,揚言如果文件內容屬實,自己願辭去議員職務。但此後岸田治下的總務省證實瞭文件的真實性,令高市十分尷尬。

▎總務省證實文件真實性後,高市表示稱之為“捏造”可能不大合適,但不會撤回自己的發言。

▎總務省證實文件真實性後,高市表示稱之為“捏造”可能不大合適,但不會撤回自己的發言。

至少在公開層面,高市與岸田內閣不睦僅此而已。且高市本就沒有大的派系根基,除掉岸田,高市也不可能在政治上崛起。

其他政治人物想除掉岸田的可能性無法完全排除,但老謀深算的政客為除掉政

治對手,選擇這種幾乎註定不可能得手的行刺方式,著實難以想象。

第二種可能,是否有政治勢力想通過這種方式“敲打”岸田?可能性同樣極低。 一般而言,政客遇刺會博得民眾同情,尤其在以同情受害者為政治正確的日本社會,日本法政大學政治學教授白鳥浩就表示,遇刺後,在野黨短期內無法再對岸田說三道四。

利用這種本身不懼威脅,反倒能夠提振岸田支持率的方式來敲打岸田,很難稱之為理性。這種“敲打”方式存還在明顯弊端,襲擊者幾乎一定被捕,如果行刺者口風不嚴,泄露內情,策劃者的政治生命會徹底結束。

第三種可能,會不會是岸田自導自演?重大選舉期間,政客為謀求勝選,自導自演暗殺事件,確有先例。 200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前一天,陳水扁“遇刺”,“遇刺”後陳水扁自行走入醫院,並最終在選舉中獲勝。

眼下日本正在進行統一地方選舉,另有個別參眾議院席位補選,選情重要,但應該遠未重要到岸田需要上演苦肉計的程度。

▎臺媒質疑陳水扁遇刺系自導自演。

▎臺媒質疑陳水扁遇刺系自導自演。

統一地方選舉主要選出地方政府首腦,比較有含金量的都道府縣首長選舉已於4月9日結束,還未開票的主要是區長等相對較低的層級。

至於議員補選,日本眾議院465個席位中,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已經控制瞭的292席,本次眾議員補選,包括岸田現場助選時遇刺的和歌山選區在內,補選席位隻有4席,對時局沒有重大影響。

▎日本統一地方選舉日程,層級較高的第一階段選舉已經結束。

▎日本統一地方選舉日程,層級較高的第一階段選舉已經結束。

的確,議員人數是衡量自民黨內派閥實力的主要指標,席位變動會涉及派閥力量消漲。自民黨現有397名參眾兩院議員中,岸田等執政三派聯合153人,遠超其他派系,實力最為接近清和會也僅有95人,並沒有動用苦肉計的必要。

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戲碼對政治傢而言隻能上演一次,即便岸田當真有自導自演的意願,也理應會選擇更加關鍵的政治時機。

日本首相岸田“遇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結語

排除上述可能後,本次暗殺,也許就是木村隆二的自發行為

岸田執政以來,日本經濟未有起色,俄烏沖突,美國加息,推高日本通脹,疊加疫情沖擊,經濟重壓之下,很多中小企業倒閉,民眾對岸田多抱有不滿,朝日新聞今年1月末的民調結果顯示,73%的日本民眾對岸田政府的經濟政策不抱有期待。

去年7月安倍遇刺後,隨著山上徹也的身世不斷曝光,同情行刺者的輿論不斷發酵,與統一教會糾纏不清的安倍反倒成瞭輿論眼中的幫兇,有些人受輿論影響,視山上為英雄可能也並不奇怪。

▎山上徹也。

▎山上徹也。

但無論如何,殺人不管未遂即遂,放在任何一國,對於每一個人,都是人生的重大污點,尤其在待人嚴格的日本社會,木村行刺毀掉的可能是自己的一生,需要莫大勇氣,他的動機值得深究。

在接受警方審問時,木村拒絕回答,他要求隻同律師溝通。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他想得到的,或者說能夠得到的,可能隻是一個公眾關註和發聲的機會。

日本首相岸田“遇刺”,自導自演的“苦肉計”?

點讚(0) 打賞

Comment list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