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東方IC)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今天是2023年8月31日,距離2024年臺灣大選(2024年1月13日)還有134天。

在郭臺銘8月28日正式宣佈以獨立參選方式參加臺灣2024年大選之後,臺灣政壇三大陣營反應不一:藍營(國民黨)反應激烈,藍營媒體立即對郭臺銘展開嚴厲批判;白營(民眾黨)閃爍其詞,似乎欲迎還拒;綠營(民進黨)則是擺出瞭靜觀其變的姿態。

8月30日,民進黨在其中常會上正式對全黨提出要求,要求黨員針對郭臺銘參選一事做到“四不”:不涉入、不評論、不參與、不嘲諷。

“四不”中的不嘲諷,特別具有現實意義。因為郭臺銘宣佈參選之後,來自藍營媒體和臺灣社會各界的冷嘲熱諷,實在是太多瞭。

問題是,民進黨可以約束自己的黨員,卻無法約束綠營的媒體。綠營最大的媒體《自由時報》僅僅按捺瞭一天,就在8月30日這天以《社評》的方式,對郭臺銘展開瞭冷嘲熱諷。

這篇題為“任性老藍男”的社評,有一句話非常犀利:“‘主流民意’到底是什麼?為何‘主流民意’幾乎‘一成’不變?”

用“一成不變”諷刺郭臺銘,實在是太狠瞭!自從郭臺銘透露出參選意願,臺灣絕大多數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郭臺銘的支持率一直在一成上下徘徊。郭臺銘高高舉起的,又是“主流民意”這桿大旗。兩者之間確實反差比較大。

《自由時報》的“一成不變”四個字,夠狠。《中國時報》上出現瞭兩個字,也夠狠。

這兩個字就是:市恩。

8月30日,《中國時報》刊發瞭著名統派人士黃智賢(女)的文章,題目是“郭臺銘不花一文錢的市恩術”。

根據黃智賢在文中的描述,疫情期間郭臺銘購買瞭500萬劑的BNT疫苗捐獻給臺灣,雖然費用不低,但卻是公司(鴻海)出錢,郭臺銘自己沒掏錢。“掏錢的是鴻海股東,決定的是董事會。可是跑出來,一天天要別人感激的,要利用疫苗買選票的,卻是郭臺銘。”

黃智賢的“市恩”一說,犀利是犀利,卻有一點經不起推敲。郭臺銘出面購買疫苗,鴻海出資1億美元,永齡基金會出資7000萬美元(這個數據是黃智賢在文中所述)。表面上看,這些錢確實不是從郭臺銘的口袋裡掏出來的。但是,郭臺銘是鴻海的大股東,永齡基金會也是他牽頭成立的,若說他“不花一文錢”,似乎也說不過去。

與上述對郭臺銘的嘲諷相比,《中國時報》8月30日刊發的《郭臺銘可能成為好的臺灣領導人嗎?》(作者闕志克,臺灣清華大學合聘教授),則有一些理論的色彩,且拿美國總統選舉做論據,顯得更有“說服力”。

闕文稱,二十世紀以來,絕大多數的美國總統不是律師、就是政治從業者,隻有四個人在擔任總統前有從商的經歷,胡佛、杜魯門、小佈什、特朗普。這四個人,要麼經商不成功,要麼經商成功但做總統不成功。所以,該文得出結論,企業領導人不見得能成為適任的政府領袖。

至於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目標不同。企業經營是要最大化公司營利及股東利益,目標相對單純;但政府治理則需考慮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利益,然後權衡這些考慮以作成最後可以讓所有人或至少大部份人不盡滿意但能接受的決策。第二,個人素質要求不同。政治領導人尤重說服能力才能贏得選舉、順利執政。企業領導者更多的是從上而下宣達式的溝通。有鑒於此,企業傢常被稱許的優點,如錙銖必較的商場精明和乾綱獨斷的決斷力,可能就不必然是政治領袖最理想的特質瞭。

該文還指出瞭郭臺銘的兩大軟肋:其一,誠信缺失。這是從政者的大忌;其二,在大陸有龐大的投資。如果他當選臺灣領導人,無論是臺灣民眾、還是美國,都會懷疑他的施政可能會受到大陸的“要挾”。

就這樣,藍綠媒體先後上陣,對郭臺銘展開瞭“雙打”。

那麼,郭臺銘的情況怎麼樣瞭呢?

筆者繼續引用藍營媒體《聯合報》在自己的網站上做的題為“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宣佈參選‘總統’,2024大選以下四個候選人,你想投給誰?”的調查結果作為參考。

截至今天(8月31日)上午7時20分的數據:在67238的總投票數中,投票給郭臺銘的有21414票,占比32%;投票給侯友宜的有32288票,占比48%。和兩天前(8月29日)的數據相比,支持郭臺銘的在下降,支持侯友宜的在上升。兩人的差距從6個百分點擴大到16個百分點。

根據臺灣媒體的梳理,從1996年開始,共有5組候選人以選民聯署的方式參加臺灣大選。其中得票率最高的是宋楚瑜,36.84%,得票率最低的是許信良,0.63%。

郭臺銘最終是否會通過選民聯署的方式參加此次臺灣大選,暫未可知。

如果郭臺銘以選民聯署的方式獨立參選,他會得到多少支持票,暫未可知。

但是,剛剛宣佈參選就遭到來自藍綠兩大陣營媒體以及社會各界疾風暴雨般的嘲諷、批評、批判、規勸。

在這方面,郭臺銘是第一人。

如果郭臺銘鐵瞭心從政,那麼,他的從政之路該如何走呢?

筆者是有一些想法和建議的,將在後續的評論中向讀者朋友報告。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