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姚亞奇

  “一項新技術有沒有缺陷,工程設計、實施方案有沒有問題,在現場實施的最後一個環節,那可是要我們技能人員來把控的。把控得好,可能出的就是優質產品、優質工程。如果把控不好,可能就要出大問題。”4月28日,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南方電網雲南昆明供電局繼電保護員特級技師李輝講起這些年來技能人員在生產實踐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話語裡是滿滿的自豪感。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和全國技術能手代表等圍繞“技能成才 技能報國”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展現新一代產業工人風采,也為年輕人如何走進技能人才隊伍提供瞭建議。

  追求技術突破,讓零件成為大國重器

  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他們以精湛技能,踐行工匠精神。

  有一年,因為汽車減速器殼體加工誤差,廣西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鉗工特級技師鄭志明發現汽車在生產中出現瞭噪聲問題。

  “解決誤差,就要對加工殼體的設備進行調試,恢復它的精度。要恢復精度,就必須對加工的動力頭進行空間位置調整。其中高度方向需要調整0.002毫米。”鄭志明說。

  0.002毫米的精細程度,相當於頭發絲的1/40,車間裡很多工友都認為不可能調出來。憑著不服輸的勁兒,鄭志明手工調整0.002毫米,解決瞭這個問題。

  “汽車零件加工設備的精度比汽車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出很多,這樣才能保證汽車零件的合格和品質,最終保證汽車的整體品質。”鄭志明告訴記者,“我們這樣做是值得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十年前,中國船舶集團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承接瞭一批雙相不銹鋼化學品船建造任務。

  “船東要求液貨艙面達到鏡面狀態,也就是承載化學品的艙的焊接質量要達到鏡面狀態。”面對“用手摸上去,不戴手套,是滑的”超高難度,中國船舶集團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船舶電焊工高級技師魏鳳雲帶領團隊創新工藝,用高效焊接代替傳統的焊接方法。不到3個月,團隊做瞭五種焊接工藝對比,攻克瞭難關。實船應用後,焊接效率比原來提高瞭兩倍。

  自從第一次進入車間,北京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數控銑工首席技師馬小光就對各種加工設備、機械零件產生瞭濃厚興趣。自己所加工的每一件產品能組裝成大國重器,他感到非常驕傲。

  回想起20年前,北京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分廠引進第一臺數控銑床時,因為沒有操作和編程技術人才,這臺新機床曾一度遭遇冷落。通過勤奮學習鉆研,5年後,馬小光成功運用這臺數控銑床,用兩周時間加工出過去需要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平衡器模具。

  “車間幾乎所有人都為數控加工技術的高效與精準所震撼。這也更加堅定瞭我追求數控加工技術新境界的決心。”馬小光說。

  鍛造卓越技能,獲得企業社會認可

  “這些年來,我們技能人員在生產實踐中的地位越來越不可替代。”李輝對記者說,“正是這種不可替代,讓我們在企業中獲得瞭尊重。”

  李輝所在的南方電網公司通過一系列措施,讓技能人員獲得更多保障。在薪酬待遇方面,公司建立瞭技能、技術、管理三條相互貫通的通道,技能人員薪酬實現與同級別管理負責人待遇持平。在話語權方面,技能人員可以列席黨委會,有瞭更大的發言權,也可以有更大作為。

  “我們公司對技能人員的培訓力度不斷加大,一線工人的技術水平明顯提升,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他們從這個平臺脫穎而出。”魏鳳雲說,在公司相關政策帶動下,一些高技能人才走向瞭首席技師、技能帶頭人、技能骨幹等高級技能專傢崗位。

  去年,馬小光通過北京北方車輛集團有限公司評審,成為首批首席技師。作為集團公司的“雙師型”人才,他還參加瞭赴國外的培訓和交流。

  “正是有國傢和集團的好政策,讓我從一個技校畢業的普通工人,成長為國傢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並且榮獲瞭第十六屆中華技能大獎。”馬小光說。

  面對新需求,更好發揮人生價值

  過去的工廠裡,工人圍著設備轉;生產線上,基本是靠工人的手工操作來完成各種生產。而現在,工廠發生瞭巨大的變化,車間裡是機器人圍著設備轉;生產線上,機器人智能化、自動化操作,完成各種加工。

  有志加入技能人才隊伍的年輕人,如何更好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作為新一代產業工人代表,在見面會上,他們為青年人擇業給出瞭自己的建議。

  “當前形勢對廣大勞動者提出瞭更高的要求。”鄭志明說,技能人才需要掌握高超的技能,隻有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掌握更多先進的技能、先進的操作方法、先進的工藝,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為祖國的發展作貢獻。

  如今,一批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成為打造“大國工匠”的搖籃。

  通過不斷創新辦學模式,為企業解決用人問題,安徽阜陽技師學院近年來社會認可度不斷提升。每年開學季,報名的場面非常火爆。學院每年招生5000人以上,在校生規模近兩萬人。

  “每年畢業季,企業進校園招聘的場面也十分壯觀,有的專業畢業生需要提前預訂,有的學生同時被幾傢企業爭搶。我們現在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8%以上,像焊接技術、智能制造等專業的畢業生月薪可在1萬元以上。”安徽阜陽技師學院院長靳柯娟介紹。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型國有企業都建有技校,專門為企業培養人。實際上我們現在的技工院校承擔的也是這個角色。”靳柯娟說。

  靳柯娟介紹,過去傳統的學生實習實訓是消耗型的、純教學型的,學生通過實習加工出來的要麼是廢品,要麼是展品,學生畢業後到企業,還要通過企業的再培訓才能上崗。而現在的生產型實訓不一樣,學院把企業生產線引到學校,學生按照生產流程進行實訓,畢業後學生可以直接上崗。

點讚(0) 打賞

Comment list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