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以前,煤礦為瞭持續保持大的產能,經常需要很多工人“三班倒”,在井下加班加點才能實現。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今智能化的現代礦山已經完全顛覆瞭傳統的生產方式,礦山到處盡顯“智慧”二字。

在國傢能源集團神東煤炭井下工作面,礦工需要隨時掌握生產場所每一臺設備的運行數據並實時調整。過去完成這項工作勞動強度大、技術要求高,而現在利用礦鴻系統的近場功能,各設備及傳感器自動近場連接到礦工的手機上,采煤面的壓力、采高、推移行程等數據都可在手機屏幕上顯示。目前,礦鴻系統已成功應用在煤礦井下綜采工作面的20種398臺設備上。

不僅在神東礦區,在全國產能最大的單立井智能化示范煤礦——中煤陜西公司大海則煤礦,工作人員通過操作面板遠程控制地下630米的采煤設備自動運轉。今年36歲的李晉從事采煤工作已有十年,以前的他每天都要下井,現在他隻需來到中控室,即可實現高效采煤。

中煤陜西公司大海則煤礦工人 李晉:以前一個班得20多個人,一刀煤(2000噸)得一個半小時左右。現在我們隻是5個人,50分鐘一刀煤(2000噸)就完成瞭。

不僅采煤更加智能瞭,運煤也有瞭新變化。在大海則煤礦的火車裝車站,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列火車54節車廂在遠程智能化鐵路裝車系統幫助下,以前需要大量人力、機械,90分鐘才能完成的裝載任務,如今遠程控制50分鐘即可完成。

中煤陜西公司大海則煤礦董事長 馬冠超:原來都是人工裝車,現在實現自動裝車現場不需要人。通過監控,安全性、裝車質量都比以前大大提高,人均工效提高25%。

點讚(0) 打賞

Comment list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