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燈號 靈活調度

图片[1]-智能燈號 靈活調度-硕谷新闻聚合

香港人多車多,生活節奏急速,不論行人或駕駛者都不願在交通燈前多等一會。

 

運輸署為了更有效分配車輛和行人的綠燈時間,試驗安裝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通過在路口加設感應器,以人工智能實時分析不同時段、方向的人流和車流,計算合適的燈號時間,從而平衡不同道路使用者的需要。

 

實時調節

 

署方起初在獨立燈號控制路口安裝系統作試驗,當行人過路處的感應器探測到有行人等待橫過馬路,等候燈會自動亮起。系統收到反饋後,會因應實際情況,即時調節交通燈號,包括延長行人過路交通燈時間,並在行人離開馬路後,重新分配行車綠燈時間。

 

系統也有效改善行車效率,例如根據車流量分配綠燈時間,當個別道路沒有車輛通過,系統可直接取消該道路的綠燈時間,從而減少使用其他路段的車輛的等候時間。

 

效果理想

 

自2022年起,運輸署進一步在東涌八個聯動式燈號控制路口,試驗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中央系統匯集分析交通數據後,計算出最佳的綠燈分配時間。例如當有大量車輛由九龍駛往東涌市中心或香港國際機場方向時,系統會串聯相關路口,為主要行車線持續「開綠燈」,以加快疏導車流。

 

資料顯示,安裝系統後,車輛通過有關路口的平均時間減少約5%至10%。

 

擴展應用

 

運輸署總工程師(交通控制)郭家駿說,在東涌較方便測試如何於多個聯動式路口進行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由於試驗成功,該署計劃再以其他交通流量較高的聯動式路口作試點,例如灣仔和銅鑼灣。

 

同時,為加快推動智能交通管理,署方正安排2026年起,分階段將系統推展至全港約50個合適的獨立燈控路口,預計2027年完成。

 

實時交通燈號調節系統無須額外人手操作,不單為市民的生活帶來便利,更獲頒2025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智慧出行獎—智慧交通」優異證書。

 

善用科技

 

運輸署期望透過系統收集更多實時交通數據,一方面為市民規劃出行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利用大數據提升交通管理效率。

 

另外,運輸署一直與本地創科公司、學者、國內企業等進行技術交流,更在東涌的試驗計劃中,建立測試平台,讓不同公司試驗它們的算法和技術。署方希望日後可將更多合適的科技引入香港,推廣智慧出行。


© 版权声明
THE END
欢迎随手分享,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