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屆全國運動會即將揭幕,其中場地自行車的比賽項目由香港賽區承辦,下月13日至17日一連五天在將軍澳的香港單車館舉行,男、女子個人和團體多項賽事合共產生14面金牌。
單車向為港隊傳統強項,各成員正積極備戰,除了在單車館接受訓練,更到內地和海外集訓,全力向奪牌目標衝刺。
24歲的翁浚皓首次出戰全運會,將代表香港參加場地自行車短距離項目,希望在個人項目中刷新自己的最快紀錄。他認為,四年來在香港單車館的訓練,令他非常了解和熟悉場地,有助他作賽。
「我在其他場地可以做出甚麼時間,已心裏有數,希望藉着主場優勢,突破自己的最佳紀錄。有香港人到場支持我們參加全運會,給予掌聲或為我們喊一句加油,已對我們很大幫助,令我更用力去踩。」
同樣出戰短距離項目,26歲的杜棹熙已是第二次參加全運會,但面對來自全國的對手,仍感到壓力。
他說:「內地每個省份都有很多很厲害的人才,但難以全數代表國家出戰國際賽事。全運會卻不同,每個省都可以派代表參賽,各省就會把當地很強的運動員全部派上場。」
不過,杜棹熙認為,由於這次是在香港單車館作賽,不停練習令他熟悉場地特點,可更好掌握發力位置,加上場內的助威吶喊聲,都有助發揮。
他說:「每次在香港比賽時,其實自己不察覺,但之後回想就會覺得自己腎上腺素是特別高,我覺得可能是因為聽到熟悉的聲音,為我們香港運動員打氣,加上自己在熟悉的環境作賽,可能令自己更興奮。」
連同公路自行車和山地自行車,香港單車代表隊共派出25人參加本屆全運會的自行車競賽項目。
香港單車代表隊總教練達海飛表示,過去一年來,他們的比賽較以往更多,並在內地與不同選手比賽,目的是要了解不同省份的策略和比賽時使用的戰術。他也指,這次在香港單車館有觀眾鼓勵運動員,會是很大的優勢。
香港在歷屆全運會取得的47面獎牌中,自行車項目佔近一半,有23面,達海飛期望,港隊可在本屆全運會摘下四面獎牌,但上海、四川和海南隊都是強勁對手,不容忽視。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图片[1]-單車港隊 出擊衝牌-硕谷新闻聚合](https://www.news.gov.hk/chi/2025/10/20251027/20251027_180152_530/images/20251027181316816.jpeg)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