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按這裏收看行政長官發表施政報告整段附有手語翻譯的影片。)
香港科技發展潛力優厚,施政報告提出以三大創科園區、五大研發機構為主體架構,推動創科發展,匯聚世界人才,以香港研發平台支持航天科技發展,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和低空經濟,支持惠民科研,引入龍頭創科企業落戶香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發表施政報告,指政府會制訂發展低空經濟規劃行動綱領,透過制度創新與技術突破,令香港成為低空創新應用的核心樞紐。政府會完善民航法例和規管框架,為重量超過150公斤的非傳統飛行器訂定專用法例,並於今年年底前推出專用頻譜,提前規劃部署起降場、航路網絡、衞星定位、三維空間數據系統、智能低空交通管理系統等。
政府會推出進階版低空經濟監管沙盒X試點項目,涵蓋跨境路線、低空載人飛行器等技術複雜度較高的應用場景。保險業界已成立專責小組,會參考監管沙盒數據,開發不同應用場景的低空經濟保險產品。保險業監管局會加強聯繫業界,應對相關需求。
政府也會加大鼓勵高校和企業透過現有不同資助計劃,促進相關研發和應用,並檢視相關人才發展,支持業界和大學舉辦更多低空經濟推展培訓。投資推廣署去年舉辦首屆香港低空經濟論壇,吸引逾250位本地和海外業界持份者參與,政府會繼續推動舉辦旗艦活動,展示低空經濟商機以及創新、高效和安全的低空經濟生態系統。
為加速新型工業化發展,創新及科技局會提供產業落地的應用場景,以場景招商,以及扶植龍頭或具引領性的創科企業在港發展,措施包括提速建設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可持續發展、能源、先進製造及材料,並下調新型工業加速計劃申請門檻,將項目總成本最低要求由3億元調低至1.5 億元。 至於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將於2026至27年度啟動,由政府積極引導市場投資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
此外,創科局正推進香港微電子研發院開展兩條中試線的組裝,並於明年內完成生命健康研發院和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的籌建工作。
施政報告又提出推動航天科技發展,支持太空經濟。政府已在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支援國家嫦娥八號任務。「創新及科技支援計劃特別徵集(航天科技)」提供逾一億元,支持大學六個研發項目。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同步研究簡化低軌衞星的牌照審批,並推動未來6G應用。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會推進與商業航天和太空經濟相關的投資。
政府也會支持惠民科研,運用創科基金引入新科研技術義肢,推出兩年計劃,全額資助在本港截肢的人士免費配置使用新科技義肢,讓他們能受惠於新科技。
李家超指出,知識產權是鼓勵創科發展和創意的基石。商經局和知識產權署會連同金融管理局推出知識產權融資沙盒,透過銀行、保險、估值和法律等專業協助試點行業,特別是科技行業利用知識產權進行融資。
香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年底正式運作後,政府將支持中心向本地中小型創科企業以國家標準提供專利評估,並推出為期兩年的先導計劃,資助專利估值以作信貸融資的參考。
政府去年9月就完善《版權條例》以保障AI發展完成公眾諮詢,會就相關法律原則制訂實務守則,並擬備立法建議。政府也正檢視本地註冊外觀設計制度,年底前展開諮詢。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