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昨日在出席國際規劃論壇時表示,發展北部都會區要引進私人市場力量,展開更多元化的發展。政府計劃推行的片區開發模式,市場反應良好,至今已接獲逾20份意向書,將於今年下半年正式招標。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
可提供約3000公頃土地
甯漢豪在論壇上表示,香港約四成土地為郊野公園,吸引不少外地遊客訪港。郊野公園如同寶藏,特區政府必須取得平衡,通過科學方法估計長遠土地需求。預計到2048年,香港將需要約6,000公頃的土地,因此要以多管齊下的方法開發土地,其中北部都會區就可以貢獻約3,000公頃土地。
片區開發是北部都會區創新及多元的發展模式之一。在片區開發下政府會揀選具規模的地塊,包括具商業價值用地和公共設施用地,由招標投得項目的發展商綜合開發,以期更好使用私人市場力量,提速建設北部都會區,並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發展局將全力推展三個片區開發試點項目,包括洪水橋/厦村、粉嶺北和新田科技城的片區,計劃在今年下半年起至明年陸續為該3個試點進行招標。
發展局早前表示,局方共收到22份意向書,六成來自本地企業,四成來自內地企業。是次提交意向書的企業/機構包括本地和內地的發展商、承建商、綜合企業和電商物流公司等。局方會隨即整理及分析蒐集到的意見,以決定片區開發試點的範圍、發展參數、工程要求和財務安排等,從而敲定日後招標的細節和條款。由於有關意見涉及來自個別企業的商業敏感資料,不宜公開,但日後招標的條款會適當地反映有關意見。
甯漢豪前日(7日)在香港立法會表示,北都區對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至為關鍵,可加速創科和其他產業發展,讓香港更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同時為市民創造優質的工作機會和生活環境。北都區多個新發展區自2019年陸續上馬,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預計北都區未來數年將有相當可觀的「熟地」和產業樓面產出。此外,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河套香港園區)今年將進入營運階段。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硕谷新闻聚合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