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前的科技圈春晚,沒能上演“火星撞地球”的大戲。蘋果帶來瞭史上最無聊的發佈會,以往的科技驚艷感蕩然無存,令這場“蘋果VS華為”的正面對抗失色不少。

這也是市場的殘酷性,如果不能持續掏出新鮮產品,很容易失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蘋果發佈會依舊得到瞭廣泛關註和報道,但風向已然悄悄轉變——蘋果正在失去創新魔力。

時至今日,蘋果仍未推出折疊屏,遑論三折屏,顯然在硬件上,華為推出的Mate XT更具開創性。而軟件上,蘋果帶來的AI能力也是乏善可陳,而且還給消費者“畫瞭餅”,並不能盡快落地。

手機行業近年來飽受創新停滯的詬病,AI和折疊屏正是兩大創新方向。這次正面對抗,外界評價分化明顯,是否意味著,華為接過瞭引領創新的交接棒?其與蘋果,今後由誰來定義未來?

蘋果AI還沒戲

iPhone16系列小修小補的常規變化,本就在大傢預料之中。

屏幕拉大一點,攝像頭斜著變成豎著,加三個惹眼的新配色,個別型號電池容量甚至縮水瞭。標準版還是萬年不變的60Hz刷新率,庫克這刀法真是又準又很,你想少花錢,就決不讓你舒服。

蘋果在手機右側邊給瞭一個感應式拍照鍵,輕按打開相機,滑動控制相機功能。這顆多年前就出現在索尼、諾基亞手機上的按鍵,讓原本在屏幕內很方便的調節變得不那麼方便。

此外最重要的更新就是AI,這也是當前智能手機行業的前進方向。國內的“華米OV耀”以及國外的三星,無一不將AI能力作為一大賣點。之前蘋果宣佈放棄造車時,也是將AI作為公司的押註方向。因此,外界對於蘋果帶來怎樣的AI體驗抱有很高的期待。

但發佈會揭曉的結果令外界極其失望。

具體來說,蘋果描繪瞭一個近似於人工智能管傢的系統體驗。它會幫你處理繁雜的郵件,列出摘要優先級;也會根據描述找出一張對應的照片直接發給聯系人。但諸如AI識圖、文本生成、文本總結以及跨應用操作等功能,在安卓陣營早已落地,且很多第三方APP也能提供近似的功能。

蘋果自己恐怕也沒多大信心,iPhone 16發佈沒幾天,iPhone 17系列已然曝出信息,這在以往甚是少見,庫克期待的“緩解iPhone在全球的疲軟銷量”恐怕難以實現,一些市場分析也對iPhone 16系列持觀望態度。

更別說蘋果AI還是個徹頭徹尾的“期貨”,國外分地區陸續更新,中國市場要到明年才能看情況實裝,這對於用戶嘗鮮是一次極大的傷害,將無形中勸退不少意向用戶。

可取之處在於,蘋果通過深度集成AI技術,避免瞭用戶體驗上的割裂感,為未來的產品和服務開辟瞭新的想象空間,這也是當前行業的進化方向。

不過,國內友商們在這方面也早已前赴後繼。今年10月,也就是“雙十一促銷”前夕,國產品牌旗艦新一輪爭奪戰就要打響,AI則是必爭之地。

不久前的IFA(歐洲消費電子展)上,榮耀CEO趙明發佈行業首個AI Agent智能體,表示:“榮耀的AI智能體將先於蘋果落地手機。”

這意味著,蘋果在AI賽道起瞭大早,結果趕瞭個晚集。這種情況在2011年,蘋果發佈Siri語音助手之時,是難以想到的。蘋果浪費瞭先機,也致使今年一季度的股價一度下跌瞭10%。堅定的長期主義投資大佬巴菲特,也在今年大手筆出手蘋果股票。

AI風口千帆競渡,恐怕沒多少時間留給蘋果擠牙膏瞭。

三折屏,不同維度的競爭

相比蘋果一如既往地擠牙膏,華為發佈會更具開創性。

形態如皇帝奏折一般的三折疊屏手機Mate XT非凡大師,擁有單屏態、雙屏態、三屏態等多種使用形態。單屏態下機身厚度為12.8毫米,厚於二折屏,全面展開時屏幕尺寸為10.2英寸,機身最薄處僅為3.6毫米,薄於二折屏,機身重量為306克,重於二折屏。

Mate XT的特殊之處,一方面在於極高的量產難度,另一方面在於面向的目標用戶。

新增一塊屏幕和一條鉸鏈,技術難度陡增,要在有限的空間裡和較大的展開面積上,實現較高的支撐性和穩定性,這就要求廠商對現有的屏幕、鉸鏈加工技術進行突破。發佈會上餘承東稱,華為耗時五年,終於以全球首創的華為天工鉸鏈系統實現雙軌聯動,實現瞭內外彎折。

19999元至23999元高昂的售價,則註定瞭Mate XT不是主流產品。其目標客戶群體是企業傢、中小老板等等,隻賺富人的錢,與普通打工人無緣,更像是一種“電子奢侈品”。這也難怪,還未上市幾天就被炒到瞭9萬元,一機難求,網友紛紛調侃為“電子理財產品”。

不過,這與“降低折疊屏售價,推動折疊屏普及”的主流方向並不一致,因此,期望火爆網絡的Mate XT,帶動逐漸降溫的折疊屏市場回暖,恐怕隻是一場空想。

今年第一季度,國內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186萬臺,華為獨占44.1%市場份額,第二位的榮耀拿下26.7%的份額;到第二季度,華為(41.7%)、vivo(23.1%)和榮耀(20.9%)位列前三,華為仍遙遙領先。

事實上,友商折疊屏產品在輕薄、適配度等方面,與華為並未有明顯差距,個別規格還有所領先,價格也要便宜幾分,卻在華為折疊屏面前,沒有多少還手之力。

究其原因,當前折疊屏手機最大的優勢,除實用性之外,差異化也是重要考量,也正是高端用戶群體的一大需求。

發佈會上,餘承東介紹瞭一些使用場景:“我們在飛機上,在火車上,要看報告,要看PPT,你就可以打開三折,實現沉浸式閱覽。小紅書,打開就是大紅書。”更大屏幕帶來瞭更廣的使用場景,娛樂屬性、辦公屬性再度躍瞭一級。

另一方面,“情緒價值”也拉滿瞭,就像網友評價的,“名牌手表帶來的虛榮感,或許不如華為最新款三折屏來的滿足。”

這樣一來,折疊屏的品牌力或許比產品力更加重要。也正因此,華為與友商,表面上處於同一個賽道,事實上二者並沒有處於一個維度上,而是一種錯位競爭。

不過,華為也需要警惕,這種“情緒價值”的支撐性能有多堅固持久呢?

誰主沉浮?

近年來,蘋果在國內的優勢地位不勝往昔。

就在發佈會之前的時間,蘋果與微信之間因分成矛盾,“蘋果可能不支持微信”的話題一度吵上熱搜。二選一的問題前,多數網友站在微信一邊,表示“可以沒有蘋果,但不能沒有微信。”

雖然這僅是一種假設的極限情形下,但也反映瞭如今多數消費者的內心——蘋果並沒有特別強的不可替代性。

市場數據反映瞭更精確的事實,iPhone在全球市場銷量疲軟。據統計機構IDC數據,今年第一季度,iPhone全球銷量下滑近10%,是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機品牌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受此影響,iPhone業務收入隨之同比下降瞭10%。

在競爭最為激烈的中國市場,iPhone疲態更為明顯。IDC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市場份額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vivo、華為、OPPO、榮耀和小米,蘋果已然位列“others”。

而從新發佈的iPhone 16系列給外界帶來的失望情緒來看,新機型也難以力挽狂瀾。知名分析師分析師郭明錤近日表示,iPhone 16系列收割周末的預購量約為3700萬部,較去年同期的iPhone 15系列減少瞭月12.7%,主要原因在於需求低於預期。

由此看來,現實是蘋果需要AI,而不是AI手機需要蘋果。相比之下,折疊屏更需要借助華為的技術突破和品牌優勢開拓市場。

表面上看,折疊屏的增速很快。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9%,中國廠商撐起總出貨量的一半以上。中國市場市占率前三名由華為、OPPO、榮耀三傢國產品牌占據。

但與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11.67億部的出貨量相比,折疊屏的滲透率不足1.4%,距離突破小眾市場的桎梏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究其原因,當前的折疊屏還遠遠稱不上成熟,從鉸鏈及屏幕穩定性、性能與續航短板到軟件適配度等方面,折疊屏都存在著不小的進步空間;而且普通的折疊屏手機屏幕加鉸鏈成本占手機成本大約為70%,整機成本也有著很大的下壓空間。

目前為止,直屏機依然是日常移動通訊的最佳選擇。隻有當三折屏有瞭普及市場的可能性,華為才能夠真正稱得上重新定義瞭折疊屏。

無論AI還是折疊屏,終極目的都在於——創造市場增量。顯而易見的是,兩者都處於初級發展階段,技術發展殊途同歸,所有廠商終歸要踏入同一條河流,誰主沉浮,就看科技力和洞察力的比拼瞭。

結語

創新能力顯著減弱之下,一向引領時代的蘋果,沒能站在AI時代潮頭。來勢兇猛的友商們,正在步步緊逼蘋果的基本盤,華為多次硬剛蘋果,正體現出國產品牌的產品自信。

蘋果固然在系統生態、用戶慣性等方面有著極強的壁壘,復購粘性值得每一個品牌研究學習。但當消費者摒棄瞭虔誠的品牌信仰,品牌的產品創新力顯得彌足珍貴,不然即使過往再強,積累的優勢也會在競爭中化為雲煙。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留給蘋果的時間已經不多瞭。

點讚(0) 打賞

Comment list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