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魏彤 實習生關怡 廣州報道

10月15日至11月4日,第134屆廣交會在廣州舉辦,各國客商蜂擁而至。據廣交會新聞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0月27日(第二期閉幕),共有215個國傢和地區的15.72萬名境外采購商到會,較第133屆同期增長53.6%。

其中,共建“一帶一路”國傢采購商超10萬人,占比64%,較第133屆同期增長69.9%;歐美采購商到會人數恢復性增長,較第133屆同期增長54.9%。

從廣東前三季度的外貿數據看,廣東進出口情況整體穩中有增,領跑全國。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廣東出口規模不斷擴大,整體結構越來越好,“促穩提質”目標已基本實現,但不能忽視國際大環境的影響。

“為更好應對國際市場變化,廣東一方面要抓住年底外部市場需求擴大的機遇及時推出外貿產品和服務貿易;另一方面,要積極拓展新興市場,特別要抓住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機遇,把握對外經貿重點,穩步擴大對外開放。”毛艷華說。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 毛艷華,受訪者供圖)

積極拓展新興市場

南方財經:廣東前三季度外貿呈現出穩規模、優結構的良好態勢。廣東為何能夠在9月創下進出口新高?

毛艷華:廣東是外向型經濟,為更好地穩外貿,首先加快瞭結構調整。今年以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和海關等圍繞促穩提質出臺瞭系列組合政策。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在提升跨境物流效率方面,充分發揮大灣區開放平臺和特殊監管區的優勢,大大提高瞭粵港跨境物流的效率。

在對外貿易市場方面,歐美市場是廣東傳統的貿易出口地,在充分鞏固原有出口市場目的地的同時,廣東在新興市場、“一帶一路”共建國傢,特別是東盟市場等地區進行拓展,取得瞭較快的出口增長。

在出口商品結構方面,廣東鞏固傳統優勢,保持機電類產品的穩定出口的同時,加快發展新動能,特別是以電、光、鋰“新三樣”為代表的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已經成為出口的新增長點和優勢產業,達到瞭當前外貿形勢下的較好出口水平。

南方財經:結合當前的貿易情況,你認為廣東的外貿目前面臨著哪些挑戰和機遇?

毛艷華:外部市場風險始終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減緩,復蘇前景並不樂觀。無論是世界銀行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於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都保持謹慎態度。

今年7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5%降至3.0%。美國、歐元區、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速皆有所下調,恰恰說明世界經濟發展呈現顯著的不確定性。

廣東貿易出口多以海上運輸為主。今年以來,來自歐美市場的需求整體不高,班輪公司運價低迷。出口企業和外貿公司都面臨庫存過剩,消費者消費降級;同時,班輪公司的運力供給上升,而貨運量需求降低,導致貨運價格下降。航運能力的不穩定往往會導致海外采購商意願下降,從而又會影響訂單數量。

廣東是經貿大省,產能大、產業體系完整、本地供應鏈水平高。這些優勢使廣東能夠很好地應對國際市場變化,根據需求及時推出相應的產品,提供靈活多樣的定制服務。因此,在歐美等傳統市場較為吃緊的情況下,積極拓展東盟、“一帶一路”共建國傢,拉美地區等新興市場,對廣東外貿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值得註意的是,廣東在發展服務貿易方面有很好的先天條件,在信息技術服務、數字貿易、數字化轉型服務方面,廣東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去年,廣東服務貿易占全國的17.8%;今年上半年,廣東服務貿易總額782.94億美元。服務貿易企業有望成為引領廣東擴大服務貿易的增長點。

抓住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機遇

南方財經:廣交會對廣東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傢而言起到瞭哪些重要作用?

毛艷華:無論是外商數量,還是參展國傢地區的多元性,本屆參加廣交會的“一帶一路”采購商,都超過瞭往屆水平。可見,廣交會平臺為各國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瞭解產品與服務的變化趨勢,提供瞭觀察的窗口,已成為連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傢和廣東開展經貿合作的橋梁。

對於“一帶一路”共建國傢而言,中國仍然是絕大部分國傢和經濟體的重要經濟合作夥伴,加強與我國的合作,尤其是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傢具有一定的互補性。

通過廣交會,采購商可以瞭解到市場和行業的最新動態,廣大發展中國傢的消費者可以獲得與當地不一樣的差異化產品,因此海外參展商能夠更好地促進本地市場營銷,為自身獲取更多的回報。

共建“一帶一路”正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事實表明,這次廣交會釋放出良好的信號。廣交會不但能夠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傢提供產品相關的交易,而且參展的國內企業也更加註重產品與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抓住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國內的廠商還應註重提供數字化服務的方案,推動共建國傢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發展,廣東企業才能走向國際做大做強。

南方財經:你提到國內廠商要註重提供數字化服務的解決方法,這是否會成為未來對外經貿的新趨勢?

毛艷華:我們要重視服務貿易的發展,利用好國傢支持大灣區建設政策,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化領航區。廣交會可以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數字化服務的合作平臺,圍繞數字服務和數字外包服務,大力發展健康、教育、醫療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把廣交會打造成數字服務貿易的實驗平臺。

廣東要充分發揮廣交會海外參展商人流量大的優勢以及作為展示平臺的功能,把“數字廣交會”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務實合作項目,使更多的數字化產品都是通過廣交會平臺得到展示和交易,讓更多的參展國傢看到中國優勢的服務貿易和服務方案,以高質量發展為全球提供更多更好的“廣東服務”。

南方財經:下一步要如何抓住對外經貿的重點,穩步擴大對外開放?

毛艷華:第一,要擴大制度型開放。在理念上,廣東不僅要“引進來”,同時也要“走出去”,實現雙向開放。過去的對外開放,強調發揮比較優勢實現廉價商品貿易量的擴大,但新發展格局下對外開放更要註重制度性的開放,通過規則的優勢、各種技術的優勢,擴大高質量產品與服務的對外出口。要註重制度型開放和新的競爭優勢培育,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實現雙向開放。例如專利、技術出口。

第二,面對國際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想實現外貿促穩提質的目標,就要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盡管外商投資企業數量在全國企業數中占比隻有3%左右,但卻創造瞭五分之二的對外貿易,六分之一的稅收收入,將近十分之一的城鎮就業。廣東每年實際利用外資額均在逐步增長,但廣東利用外資促進產業升級的空間仍然很大。隨著中國“穩外資”、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政策的不斷調整和改善,廣東要積極利用好外資,通過引進外資更好形成價值鏈的競爭優勢,不斷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第三,要充分利用好開放平臺的功能作用。利用好南沙、橫琴、前海、河套等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開放平臺優勢,加快重大合作平臺的開放政策落地,吸引行業頭部企業落戶,建設“走出去”服務基地,發揮重大平臺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在對外貿易投資活動中,深化粵港澳合作有利於提升大灣區對海外市場的吸引力,也有利於國內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提出,未來5年(2024-2028年),中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有望累計超過32萬億美元、5萬億美元。因此,廣東要抓住“一帶一路”共建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機遇,發揮經濟大省、制造大省和經貿大省等優勢,加快改革、開放和創新步伐,推動對外貿易提質增效,為“再造一個新廣東”貢獻外貿力量。

點讚(0) 打賞

Comment list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