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來講,我就是他們談論起留學生會提到那種,“成績不好才選擇出國的人”。我原本在普高,高一春季就文理分科瞭,我糾結良久,最後通過擲硬幣選擇瞭理科,爾後苦不堪言。

我媽見我精神渙散地面對一道物理題發呆,問我,要不出國吧?我拒絕,因為這遠遠超出我的舒適圈,然後我高二轉學去瞭國際學校,真香。

“選擇出國就沒有回頭路瞭噢。”這是轉學後我媽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當時她心裡很沒底,怕我出國留學以後會後悔。我也不負眾望,作為說讀寫都還不錯的十年英語課代表,創造瞭托福聽力裸考4分的神話。

接踵而來的是各種矛盾和壓力,以成績和經濟狀況為主題的傢庭倫理劇上演瞭整整兩年。

最後不懈努力下,我申到一所全美六十位的公立大學,至於知名度,就連我新東方的英語老師也沒聽說過。我畢業離開國際部那天,我媽面色凝重地說:“就你的成績,出國有點浪費錢。你考上那學校,說實話我是真不滿意。”如果教育是項投資,出國為瞭鍍金,那我媽應該是個冤大頭。那時,這麼想著的我,反復質疑著出國這個決定。

 

時隔四年,如今我揮別大學,終於有勇氣說,隻要傢裡有條件和意願,我選一百次,還是會選出國留學。今天,我將會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一些海外留學的心得體會。

留學是為瞭鍍金?

砸鍋賣鐵為瞭出人頭地而出國,大可不必,四年留學能省下的錢就是一筆可觀的積蓄瞭。本科四年海外留學能回本嗎?不能。就算你是藤校大佬,沒有一份像樣的海外實習帶來的溢價資本,並沒有公司會僅僅為瞭海歸的身份買單。提出“留學是為瞭鍍金”這個概念的人,高估瞭當今一紙文憑的含金量。

 

出國更多隻是對西方國傢教育模式的認可。不論是為瞭在濃厚的學術氛圍裡習得頂尖技術,還是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下練就溝通能力和實踐能力,更或者是在工作,睡眠,社交兼顧難題中學會時間管理,這些理由都比“回國找個高薪職位”來得具體。

 

另外,我在校園裡獲得的專業知識,練就的可轉化技能,提升學習,的確非常有用,但我更想聊的是海外留學的附加價值。

海外留學的價值

上大學期間,我培養起在個人公眾號寫作的愛好。這份珍貴的文字記錄,見證瞭我從大一到現在的變化。大一的時候,更關註吃喝玩樂,所以一開始我寫的多是遊記和攻略;大二我久久沉浸在一段失去的感情裡,成天自怨自艾,寫的文字傷春悲秋;而大三,我開始分析個人發展和傢庭關系,試圖建立獨立人格;大四則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聊我與這個世界的聯系。

而這個變化過程,正是我在留學環境下,思維和格局的逐漸延展和拓寬。無論是頂尖學府還是世界名勝,不管上層名流還是極限運動,一切可能觸及想象邊界的極端事物,這裡都觸手可及。

 

根據很多傢長的觀念,留學就為長個見識。往小瞭說,美簽是通往世界的通行證,利用假期時間去環遊世界,感受各地人文風情;往大瞭說,自由的氛圍吸引瞭世界各地的人才和技術,這裡擁有一切你能想象到的人脈和資源。

 

這些年,我站在全球視野范圍最廣的地方,觀察世間百態,漸漸填充著世界觀。東西方文化有很多值得互相借鑒的地方。

 

所以有能力送孩子出國的父母,一開始就不會把留學當成投資理財去計較,他們更在意的,是影響孩子一生的閱歷和眼界。

 

留學是一個戰勝孤獨的過程。

在多元化的國度裡,要隨時準備迎接語言和文化帶來的沖擊,接受自己是少數群體族裔的事實。與父母相隔萬裡,留學生需要學著情感上斷奶。脫離爹媽的管轄區域之後,我就培養起凡事自己做決定的習慣,擁有獨立自主意識的同時,還有獨自戰鬥的蕭條。

 

我剛來美國那個中秋,深夜獨自坐在宿舍前的花壇,對著月亮啃完瞭一個月餅回去倒頭就睡。那是我記憶裡,出國四年唯一一次思鄉。我就把自己對傢的想念隔離起來,學著麻木自己的情緒,也丟掉瞭感情脆弱時會先想起父母的習慣。傢的距離遠瞭,取而代之的是如傢人一般的朋友和老師,他們對我的人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然而,這組建第二個傢的過程也未必一帆風順。留學社交圈子很小,流動性卻很大,大傢幾乎互相都認識,狹窄的空間不免催生流言和八卦,而這也是最諷刺的一點,很多人到畢業最後也沒能見面,卻自以為用一雙耳朵見證完別人的人生。還有,留學生的愛情也其實比誰都更現實,他們見過的世面越五花八門,對另一半的要求就越具體。身處這樣的環境,很難遇上心無雜念又志趣相投的人。

 

不管是村裡糟糕的公共交通,還是城市裡分散的居住區域,離群索居會拉高相聚的成本,所以若不是每晚開趴的社交愛好者,留學生的朋友一般少而精。就算擁有瞭肝膽相照的朋友,由於大傢活動范圍很廣,畢業後就會相隔千裡,甚至上萬裡。悉心創造的小世界,隨著讀研和入職時搬傢卷土重來。就像我,一個月前離開村裡搬來波士頓,正在重新找尋精神落腳點,重新建立新的人脈,重新去適應新的環境。

 

獨居生活?可以不穿衣服在房間裡走動,可以獨享四菜一湯的外賣,可以很大聲地講電話。堆滿衣服的兩個行李箱橫攤在地板上,壓著說走就走的暗湧;交友軟件刷到附近幾公裡有人,才覺得疫情期間空蕩的馬路有點實感。窗外有警笛聲和汽車轟鳴,樓上是跺地板的腳步,樓下是犬吠,街邊還有孩子尖叫打鬧。但那一刻,我隻是躺在床墊上看著風扇發呆。四年瞭,我還是很難在這個陌生的國度找到歸屬感。

 

然而經歷過這些以後,你將會收獲被迫提升的社交能力,過濾下來最合適的朋友,門當戶對的戀人,或是孑然一身面對孤獨的勇氣,如同陳年後味道復雜的葡萄酒,脫離對外界的依賴,自身還是豐富飽滿,充盈自洽。

先入為主的謬誤?

還有個時常被人詬病的點,就是海外留學久瞭,消費觀容易被大環境影響。生於中產工薪傢庭,自詡節約的我,大學前三年躲過瞭,沒想到臨近畢業還是沒能抵抗住奢侈品的誘惑。

 

在畢業後的寒假,我將一部分生活費投入在瞭那些閃閃發亮的大牌包包和鞋上。滿足完四年來隱約存在的自卑感和虛榮心之後,我開始反省。倒不是懊悔這幾筆少量可控的開銷,而是想分析我明知是消費主義陷阱,卻仍然要體驗一把的矛盾心理。後來我想明白瞭,我購買奢侈品,也許是源於對另一種生活的向往。

 

我有個傢境優越的閨蜜,她有著令人羨慕的生活,像是豐富的社交圈,還有寵愛她的父母等等。奢侈品內含的象征符號,讓擁有的人會帶來共鳴,產生我跟她是同類人的錯覺。

 

但我很快意識到,對奢侈品的執念,蒙蔽瞭我的雙眼,使我選擇性忽略瞭她身上真正的閃光點,像是勤奮刻苦,自信大方,舉止優雅,內心從容等等。我的方向本身就錯瞭,如果我想成為她,應該去學習她的優點和長處,而並非死盯著她的購物清單。

 

我想,那些抨擊留學生的人,是不是也落入瞭同樣先入為主的謬誤之中?同樣一個人,有人在看他穿瞭什麼,有人卻在看他在讀什麼;同樣一個人,有人看到瞭他爭取著公平正義,就自會有人隻看到他的憤世嫉俗。

 

每種生活方式都會有無數的解讀,留學到底會不會加重攀比心,事在人為。一萬個人眼中有一萬種留學,也正因為這樣,我更鼓勵你有機會自己去感受,而不是聽別人怎麼說。

 

可是,誰又能想到,托福聽力裸考4分,全美六十多位公立大學的我,會去哈佛讀研呢。還記得那枚替我決定是選文科還是理科的硬幣嗎?若是丟到瞭文科,我後來應該參加瞭藝考,報傳媒相關的專業,或者學瞭中文系,過幾年會成為當年夢想過的語文老師……具體怎樣我不清楚,估計我媽不會提議送我出國。當初看上去那麼艱辛的路,好像最後也稀裡糊塗走通瞭。

點讚(0) 打賞

Comment list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