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供需將尋找新的平衡點。

北京時間4月2日晚間,產油國組織(OPEC+)多個成員先後宣佈自願減產。

受銀行業風波影響,投資者對經濟衰退的擔憂一度令國際油價在上月跌至15個月新低,產油國的決定被認為主要出於穩定價格的考慮。不過如果能源價格因此大幅走高,通脹風險或進一步加劇各央行政策壓力,或沖擊經濟、打壓需求,全球能源供需尋找新的平衡點。

減產決定略顯意外

按照日程安排,OPEC+監督委員會會議計劃在2日召開會議,討論評估能源市場狀況,而可以決定產量配額的部長級會議需要到6月才能舉行。

就在外界預期OPEC+將繼續維持去年10月推出的200萬桶/日的減產計劃之時,各產油國意外掀起瞭額外減供潮。據悉新一輪產能削減將從5月開始,沙特決定減產50萬桶/日,伊拉克減產21.1萬桶/日,阿聯酋減產14.4萬桶/日,科威特減產12.8萬桶/日,阿曼減產4萬桶/日,阿爾及利亞減產4.8萬桶/日,哈薩克斯坦減產7.8萬桶/日。

與此同時,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3日也表示,將把50萬桶/日的自願減產從7月延長至年底。在西方聯盟實行成品油價格上限之後,今年2月俄羅斯單方面宣佈瞭這項決定。

OPEC+原產能配額,5月起將減產4%(來源:OPEC官網等)

IEA最新月報稱,全球原油庫存已增至18個月來最高水平。報告預計,今年上半年供應過剩。原油經紀商PVM Oil Associates高級市場分析師瓦爾加(Tamas Varga)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產油國的決定無疑是對銀行業危機溢出效應以及潛在經濟衰退擔憂的防范。他發現,原油是受到此次風波影響最大的商品品種,WTI原油凈多頭兩周減少瞭1.07億桶,佈倫特原油凈多頭則減少瞭1.28億桶,市場擔心經濟壓力將最終導致需求減少,進而引發供應過剩的情況發生。

受美聯儲加息及全球經濟放緩壓力影響,國際油價已經連續下跌5個月,較去年4月高位回落超40%。此次歐美銀行業風波無疑進一步加劇瞭經濟不確定性。“產油國組織正在采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以防危機可能引發的需求減少。”Energy Aspects研究主管阿姆裡塔森(Amrita Sen)表示。

事實上,原油價格下跌正在威脅各產油國的財政和經濟狀況。上月初,報道稱阿聯酋正在就退出歐佩克進行內部辯論。除瞭與沙特在也門問題上的不和之外,該國也對去年OPEC+的減產協議有所不滿。與部分國傢因技術原油無法達成配額不同,包括阿聯酋在內的一些產油國受制於配額無法釋放產能。

瓦爾加向第一財經分析道,雖然國際油價在上周有所反彈,但市場情緒依然脆弱。他傾向於OPEC+內部是存在分歧的,特別是在油價持續下跌的環境下,主動限產的產油國將面臨其他非OPEC+成員國更激烈的競爭,比如挪威、巴西等。沙特在其中可能再次起到瞭決定性作用,在維護聯盟團結的同時,減產也將緩和外界對供需形勢的擔憂。

潛在風險與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減產決定很可能將引發短期油價走高,但持續性則具有不確定性。

如果能源價格大幅上漲,無疑將再次成為通脹的推手。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此前困擾歐美經濟體的物價壓力正在緩解,其中能源作出瞭巨大貢獻。上周公佈的數據顯示,歐元區3月CPI同比增長6.9%,較2月的8.5%下降瞭1.6個百分點,能源價格下跌0.9%,美國2月PCE同比增長5.0%,燃料價格增速進一步放緩。

隨著商品通脹回落,歐央行和美聯儲都在將目光轉向持續高漲服務性通脹,一旦原油引發新一輪商品價格漲勢,勢必將給政策決策者更大的加息壓力,從而加劇潛在的銀行業風險和衰退壓力。

這對於謀求連任的美國總統拜登而言這被認為是重大打擊,此前他曾多次施壓中東增產。消息人士稱,上周美國政府排除瞭采購填補戰略儲備的計劃,引起瞭沙特方面的不滿。美國能源部長格蘭霍姆(Jennifer Granholm)表示,補充儲備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一度引發油價跳水,而美國此前曾向利雅得保證,如果價格下跌到一定水平,將介入購買戰略儲備穩定市場。

美國國傢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對減產回應稱:“鑒於市場的不確定性,我們認為決定是不可取的,我們已經明確表示瞭這一點。(但)我們將繼續與所有生產商合作,確保能源市場支持經濟增長,降低美國消費者的價格。”

另一方面,市場將關註是否會觸發與俄羅斯有關的限價令。七國集團(G7)、歐盟和澳大利亞從去年12月起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實施60美元/桶的限價令,對俄羅斯溢價原油制品(如柴油)和折價原油制品(如燃油和石腦油)分別定價100美元/桶和45美元/桶。

目前烏拉爾原油的報價在55美元/桶,距離上限還有近9%的距離。西方國傢希望利用其對世界海上保險、融資和航運服務的控制權來限制俄羅斯的石油輸出。一旦烏拉爾原油觸及60美元,各方將如何調整價格上限,是否會由此引發新一輪能源市場供應混亂將成為看點。

點讚(0) 打賞

Comment list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